《黄帝内经》中的“治未病”思想

时间:2021-02-05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1368

“治未病”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图片

纵览祖国传统医学发展史,历代中医都深刻认识到“治未病”的重要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们对自身的健康更加关注,“治未病”也成为医学研究领域中最热门的课题之一。在此我们不得不惊叹《内经》所展现出的超前医学思维,早在几千年前就系统地提出了“治未病”的具体办法,其思想精髓对现代养生学、临床医学仍起到根本性地指导作用,值得我们后学者反复琢磨研究。

未病先防。未病先防基于中医的两个基本观点,一个是“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中医认为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也是有机整体,人只有顺应外界的变化,才能保持健康的状态。“治未病”就是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保持体内外环境的协调,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正如《灵枢•本神》中所言:“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另一个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病理观。中医认为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而人体自身正气不足则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和根据。

并且,中医也不否定外界致病因素在特殊情况下也会起主导作用,如“疫疠”致病等。因此“治未病”必须从增强机体的正气入手,注意调摄精神、饮食起居、顺应自然、体格锻炼、劳逸适度。因此《素问•上古天真论》言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具,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与此同时,未病先防还要注意防止病邪的侵害,讲究个人和公共卫生,防止水、食物、环境等污染,避六淫疫疠毒气,适当加强药物预防。

欲病治萌。为医者要掌握疾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发展变化规律,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使疾病治愈于初期阶段。唐代孙思邈十分强调疾病的防治,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谈到:“五脏未虚,六腑未竭,血脉未乱,精神未散,服药必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势已过,命将难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即是欲病治萌的例证。

图片

现在许多疾病如糖尿病、肿瘤、老年痴呆等,都强调防微杜渐,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另外,现在俗称的“亚健康”状态,正是一种从健康到疾病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中间状态。而在这个阶段中,现代医学往往难有作为,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和特色优势却能够很好的发挥作用,做到预防为主,关口前移,治病于萌芽之始。

既病防变。是指生病之后,宜在尚未传变时及早治疗,或在治疗过程中针对可能发生的传变预先采取措施,截断其途径,防止疾病的传变与加重,有利于减轻病人的痛苦及缩短疾病的疗程。正如《金匮要略》所说:“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应属既病防变的典型立论。

清代叶天士提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防治原则,在疾病防治过程中必须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传变规律,即内伤杂病要掌握五行生克制化,妙用承制,重在调治所不胜、所胜。其他如经络传变、表里传变、外感热病的六经传变、卫气营血传变、三焦传变等,也需要熟悉了解。认识疾病的这些传变规律,对于疾病的早期治疗,控制疾病进展,推测疾病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瘥后防复。瘥后,是指疾病初愈至恢复正常健康状态的一段时间。这一阶段若调理不当,很容易复发或产生后遗症。宋代郭雍《伤寒补亡论•伤寒劳复》曰:“盖大病之后,脏腑气血不与平日同也,盖一劳复之后,必困于前病时,再复之后,又困于一复时。况有三复四复,殆不甚其困矣,是以往往以疾复而死”。

《世补斋医书》云:“病加于小愈,故病后之谨慎当十倍于病前”。事实上许多疾病特别是退行性疾病由于存在共同的病理基础,往往反复发作,而反复的发作必然导致功能的逐渐丧失。例如脑血管疾病,多由于有动脉硬化基础,加之与“三高”等基础疾病密切相关,故存在反复发作的特点,因此,此类疾病的瘥后防复问题十分重要。

总之,“治未病”的思想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秉承的整体观、辨证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倡导人们珍惜生命,注重养生,防患于未然,与现代医学理念不谋而合,是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值得我们努力发扬光大。

(文/华汛   编辑/华伍)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