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医,适合普通人学习吗?

时间:2023-07-15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823

道医是道教为在追求“长生久视”最高信仰的过程中,在内修外养过程中,积累的医药学知识和技术,因此自古就有“医道通乎仙道”和“凡学仙者,皆当知医”的说法。道医虽与中医有着很深的渊源,但道医并非简单地借助使用中医的技法,而是将中医药与道教思想主张、在特殊修炼状态下对生命的独特认识和体悟相融合而形成的医学体系。传统中医学的经典著作《灵枢》、《素问》、《本草经》不但收入《道藏》,而且首先注释、整理者如王冰、陶弘景、孙思邈等,也都是著名的道医人物。

道医之所以能够形成自身的特点并且在历史上发挥作用,有许多原因,不可否认,作为一种伴随宗教发展的医学,道医与宗教信仰有一定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道医在面对民众的疾病,能够从实践出发,认真总结经验,从而形成了一套能够为民众所接受的理论体系。

图片

道医的治病观念

面对疾病,重要的是如何为患者解除痛苦,道医在辩证施治基础上,以济世为原则,力求在用药问题上能够“价廉、简单、灵验”,形成了“救急、方便、实用”的特点。从东晋道医葛洪开始,道教医学家就编纂了许多救急良方,如《肘后备急方》、《肘后救卒方》等等,体现了道医为民众服务的精神。且治病技法也贴近生活,更为简便和实用,如四大天师之一的萨守坚,从四川到江西天师府这一路,借助当时多见的枣子,用咒枣之术,将道术与枣子结合,为沿途的百姓治病。

道医以延年益寿为基本宗旨,因此特别注重疾病的预防工作。魏晋时期,道医葛洪面对社会的动荡情形,目睹瘟疫流行给民众造成的危害,充分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提倡把疾病预防与日常养生保健结合起来,告诫世人治身养性应“务谨其细”,指出:“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唐代道医孙思邈更将预防思想贯彻在整个医疗活动过程中,“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他告诫世人,平素居家“凡有少苦,似不如平常,即须早道,若隐忍不治,翼望自善,须臾之间以成固疾,小儿女子益以滋甚”。还特别向老人指出:“自觉十日已上康健,即须灸三数穴,以泄风气,每日必须调气补泻、按摩导引为佳,勿以康健为常然,常须安不忘危,预防诸病也”。

道医的治病技法

道教医学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除了药物疗法外,还有点穴疗法、针灸疗法、导引疗法、道术疗法、祝由疗法等,孙思邈在《千金翼方》卷二十九《禁经》中主张治病疗疾的救急之术有五种方法,即“有汤药焉,有针灸焉,有禁咒焉,有符印焉,有导引焉。斯之五法,皆救急之术”。“符水禁咒”“跪拜首过”等道医中最具特色的医疗手段,为当时的贫困百姓医治疾病,也正是技法的多样性,即使在古代无现代的医疗设备情况下,依然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如今,道医让人觉得神秘,也是因其治病技法与传统中医有显著的不同,针对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治疗手段,如患者本身认可道教文化,则可采用偏于道术的治疗方式,如水法、符咒法、祝由术等;若患者认可中医但不理解道医,则可采用偏于传统中医的推拿、点穴、针灸、方药等方式,将道法隐藏于技法之后,同样可对此类群体进行有效治疗;若患者是婴幼儿等年龄小而无法配合常规医生的人群,则可采用祝由术进行治疗,加上无需服用药物等,对孩子非常友好,这点也体现了道医学对婴幼儿的关怀和保护。

图片

道医的传承学习

道医,技法上遵循了传统中医的针、砭、灸、推拿、方药等,但由于跟道教的关系,学习方式不单只是技法的教学,而是道医特有的心法传授,也就是“口传心授”,因此,师父在道医传承学习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关于口传心授,之前不少文章中都有介绍,这里不再重复,也因为道医更注重心法传授,也让道医的学习之路跟如今西医和中医大有不同之处,虽然有密不外传的说法,但对于能有机缘接触道医的人来说,反而更容易能学习和掌握道医之术。

以脉诊为例,医学院的学生都清楚学习之路有多难。但对比道医脉诊,如天师府道医研究院的四象脉诊,有一句经典的话“三天学会脉诊”,这对于传统脉诊来说是不可能的事,但若真正去接触了,才会体会到道医的神奇之处,即使是中医小白,也能在三天学习中掌握,这也是为什么说道医适合普通人的原因之一。而医学行业的人因为先入为主的医学观念,反而可能在理解道医脉诊上会有思维冲突,但当理解后,也会切身体会道医的“大道至简”。

图片

学习道医要皈依道教吗?

这可能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不少人对道医感兴趣,有意去学,但一看文章说跟道教有关,就会想是否需要皈依道教才能学习道医,而皈依了道教是不是意味着不能结婚生子,不能喝酒吃肉了?对于有这些顾虑的人,首先可以告诉你“学习道医并非要求一定皈依道教”,但也有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认同道教文化,认可传承千年的道医之术,若自身就是道教爱好者,从一定程度上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道医的道术疗法。

不可否认,如今道医发展式微,也因为误解不被一些人所理解,但道医传承至今,并不会因为误解而消失,而是始终保持勃勃生机。对于首次看到文章的你,说不定就是一个机缘。而若你已在道医师门中,那么传承道医文化精髓,并加以科普解读,使道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在当今社会发扬光大,就是当代道医的历史使命。

文字整理/华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