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春联习俗和道教祝由文化

时间:2021-03-20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2156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北宋诗人王安石一首脍炙人口的《元日》,生动传神地描述了我国传统节日之春节的民间习的确,每逢新年除夕,贴春联、燃烟花爆竹成为了几千年来一代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张贴在门前的一幅幅寓意美好的春联体现了华夏文明的承载和传递。

图片

那么,王安石诗中所说的桃符和我们今天贴的春联有什么联系?而道教祝由文化在春联的演变过程中又有什么影响呢?

一、春联的源起——桃符

当今主流的观点认为,春联起源于古时的桃符,而桃符的历史源远流长,传说桃符的雏形最早出现在黄帝时期。据汉代王充《论衡·订鬼》记载,“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日神荼,一日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

所以,我们就能知道,桃符是源自于中国古代的一种风俗,立春时,百姓在桃木板上写下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以镇邪祛恶,祈求吉祥。

现在可以查到最早的有关桃符习俗的历史文献见于汉代,据许慎的《淮南子诠言训注》的记载:“今人(即汉代人)以桃梗径寸许,长七八寸,中分之,书祈福禳灾之辞,岁旦插于门左右地而钉之”。可见,汉朝时就已经有了除夕在门上钉挂桃梗并上书文辞以祈福禳灾的习俗。

古人究竟会在桃梗上书写什么样的文辞内容?直到近代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十二副桃符,才让我们对唐朝时期桃符上书写的内容略窥一斑,其中不乏“厉鬼藏埋”、“铜浑初庆垫,玉律始调阳”、“宝鸡能僻恶,瑞燕解呈祥”等具有鲜明道教符咒色彩的联语。这也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最早的桃符联语。

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末代皇帝孟昶是春联的爱好者和推动者,据《宋史·蜀世家》记载:“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即公元964年),辛寅逊撰词,昶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宋代时,题书桃符的习俗从宫廷流传到民间,门神、春牌、桃符成为民间春节必备之物。据《东京梦华录》记载:“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另有《梦粱录》云:“除夜,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

在明代,桃符完成了向春联的演进,并得到了从官方到民间的大力推广普及。据陈云瞻《簪云楼杂话》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由于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力推动,春联自明朝开始在全国各地普遍流行。

到了清代,除夕贴春联成为了民间必不可少的喜庆活动之一,而钉挂桃符也逐渐演变为了张贴纸质的春联或者二者同时贴挂。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也写到了这一习俗:“已到了腊月二十九日了,各色齐备,两府中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据清代的《壶天录》一书记载:“京师风俗,新年必换春联,宦商士庶,无不以朱笺贴门,焕然一新”。

二、春联的功能与道教祝由文化

从桃符的出现、发展和演变,可以看出桃符的初始功能主要是厌(yā,音意近“压”)胜辟邪。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户,止恶气”。可见,古时人们钉挂桃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驱邪避凶”、“止恶气 ”。在这一层意义上看,桃符与祝由有共通之处,都具有“治鬼辟邪、禳灾已病”的作用。

桃符的厌胜辟邪功能,既源于桃木能够辟除邪气,同时也源于桃符上书写的咒语或绘画的神像。

自古至今,桃木一直被视为厌胜辟邪的仙木,桃符的材质也多以桃木为主。《艺文类聚》云:“今之作桃符著门上,压邪气,此仙木也”。《太平御览》引《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风俗通义》引《黄帝书》:“上古之时,有神荼与郁垒昆弟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立桃树下,检阅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荼与郁垒缚以苇索,执以食虎”。传说中的神荼和郁垒是桃都山的大桃树下专门捕杀不祥之鬼的神灵,他们也被视为最早的门神。

除此之外,桃符的厌胜辟邪功能还源自在桃符上书写“聻”字。自唐代始,人们有在桃符上书写“聻”字以辟邪驱鬼的习俗。据《四时宜忌》记载,“正月元旦,祀灶神,钉桃符,书一聻字,挂钟馗,以聻一年之祟”。

不得不说,这个“聻”字大有来头,不但具有鲜明的道教特征,而且与道教的祝由文化密切相关。据唐代张续《宣室志》记载:“裴渐隐伊上,李道士曰:‘当令制鬼,无如渐耳。’时朝士乃书‘渐耳’于门”。而唐代的段成式在《酉阳杂俎续集》中也有类似记载:“俗好于门上画虎头,书“聻”字,谓阴刀鬼名,可息疫疠也。予读《汉旧仪》,说傩逐疫鬼,又立桃人、苇索、沧耳、虎等。“聻”为合“沧耳”也”。而傩是古代一种驱逐瘟鬼的仪式,段成式认为,“渐耳”就是“沧耳”,可以驱逐疫鬼。关于“沧耳”,辞书上说它是一种鬼神,可以吃鬼。后人又将“渐耳”合书为“聻”字,附会为鬼死后所变,在这里“渐耳”传为阴司鬼神之名。而金韩道昭《五音集韵》中云:“人死作鬼,人见惧之;鬼死作聻,鬼见怕之。若篆书此字贴于门上,一切鬼崇,远离千里”。此处的“聻”已经发展成了鬼死之物了。

上述关于“聻”字的来源多是民间传说,不可尽信。其实,在道教中,“聻”字是“紫微大帝护身符”中“紫微讳”,其在正统道教法事中运用的非常广泛,例如驱邪、镇煞、伏魔、杀伐、破庙以及在雷法立狱时可作为“锁”来使用。同时,民间符咒也非常重视“紫微讳”的运用,可以用来驱邪、收惊、退煞等。当然,“紫微讳”在道教祝由治病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图片

三、桃符及春联在祝由治病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道教常使用桃木制作道符,称作桃符,并将桃符视为重要的辟邪之物,而由桃符焚烧后制得的符灰和符水具有一定的医疗效果。因此,道医在祝由治病过程中往往会使用桃木、桃符、桃板等器物来进行辅助。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的内容多与祝由有关,其中就有利用桃木或桃符治疗疾病的记录。

桃符的药用功能主要以桃符汤的形式出现。金代名医刘完素在其著作《宣明论方》卷十四中有方名桃符丸,“主治小儿风热。用法用量每服二丸,用桃符煎汤送下”。南宋刘昉所著的《幼幼新书》记载,谭氏安神丸的成分就包括“细末桃白皮、桃符各一两”;其中药物比金丸的服药就需要“疾状甚者,加一、两丸,煎桃符汤下”。而书中的桃符丸亦然,“周岁以下五丸,桃符汤下,加减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有使用桃符汤治病的记录,“小儿惊痫邪魅诸病,以桃符汤磨服即安”。除此之外,《圣济总录》、《妇人大全良方》、《普济方》、《证治准绳》等众多医书中也均有使用桃符汤治病的记载。

春联常用的红纸在古代医者利用祝由术治病时也有广泛应用。据宋代的《疮疡经验全书》记载,以红纸剪成四匹马,放在儿童身下,可以治疗小儿遗尿。明朝以来,医者利用红纸治疗疾病的方剂也颇为多见。明代的《证治准绳》一书还论到以红纸辨形色、测吉凶的医学应用,并可利用红纸燃清油以验证痘疮的症候:“或云痘疮之候…初验之时,以红纸蘸清油,燃火照之,验其生意有无…”;书中还记载了红纸结合药材能够治疗杖疮。《串雅全书》中也记载有红纸治病,“小儿遗尿红纸剪马四疋,令儿自安身下,每夜如之”。清代的《增广大生要旨》则记载有用红纸写“催生符”。此外,民间也有将止血活血药物涂在红纸之上,随身携带,因对擦伤、烧伤、冻伤均有效,故名三伤红纸。由此可见,古时红纸也常常被用来作为祝由治疗的辅助手段。

从最初桃符的产生到后来春联的形成,过年贴春联这一民间习俗经过了漫长的时空发展。在桃符演变为春联的过程中,原来与桃符一同构成驱祟符象系列的元素,也随之进行演变。当代的春联在名称、材质、内容等方面的变化,也由古代桃符所表现的驱鬼辟邪功能,转化为以祈福纳吉和装饰门户为主要用途,而桃符原有的厌胜辟邪作用反而不为现今的人们所重视和熟悉。

无论如何,每逢春节,门前张贴一幅颜色鲜艳、词语吉庆的春联,已成为几乎每一个中国家庭的习惯,因为春联很好地表达了人们辞旧迎新、增寿添福的心愿,营造出欢乐和谐、祥瑞喜庆的气氛。抚今思昔,今天我们在书写和张贴春联时,作为炎黄子孙,也有必要对春联背后所蕴藏的道教祝由文化予以一定的关注和了解。

图片

参考文献

桃符演变为春联的文化探讨 王永宽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2

从桃符到春联的演进——基于祝由文化兴衰的视角 钱钰,刘涛 民间文化论坛2018.1

略论对联和桃符的文化内蕴 刘长焕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文/华凡   编辑/华伍)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