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与《内经》养生观的渊源

时间:2021-05-01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836
道家及道家文化与中医学术在传统文化方面的渊源密切,这一点从《道藏》把《黄帝内经》作为道教经典而收载入内可见一斑。本文着重探讨《内经》真人及其养生观与先秦道家思想的关系。


图片


一、天真到真人与自然无为的养生境界

《素问·上古天真论》是《内经》全面论述中医养生理论的篇章,深受历代医家所重视。《上古天真论》以“天真”为论,又将“真人”的养生水平列为养生的最高境界,全篇的中心思想集中在“天真”与“真人”之上。“天真”与“真人”以及篇中提到的“天年”、“天寿”、“真气”等等,仅从名称上看已带有浓厚的先秦道家的气息。

天真之“真”,包含着至真至要的意思。对人身而言,当指人身中之真气。这是着眼于养生的物质基础而言。李东垣说:“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这里显然指的是肾中所藏之元气、真精,亦即《上古天真论》中指的肾气。这一篇章以最长的一段文字,来论述人身中肾气的盛衰变化与人的生长、发育、生殖、衰老整个生命过程的密切关系,充分阐述了肾中真气对养生的重要意义。而且在开篇的第一段论述养生的各种方法中,突出地强调了节制房事的重要性,指出不注意房事养生,会造成“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的后果。这里讲的“精”与“真”,指的是肾气、肾精,亦即真气无疑。故保养肾气、肾中真元之气,为养生之首务。此乃“天真”立论之意义所在之一。

古代养生多称养性。陶弘景所著《养性延命录》为现存最早的中医养生专著,书名取“养性”二字,即足见养生与养性的关系。“性”有“性命”之义,《内经》对房事的关注,大体也反映了肾中元气为生命之根的意义。

不过,“性”字含义颇为复杂,如它还关系到精神、心理之理性。高士宗《素问直解》关于《上古天真论》篇名的注释说道:“天真者,天性自然之真,毫无人欲之杂也。”又说:“终举上古真人,乃上古天真之人也”。把“天真”指为人的天性自然之真,涉及人欲之说,则有道德理性之含义。此古代养性多含有道德修养之义的原因,也是“天真”、“天性”的又一含义之所在。

庄子说:“真者,精诚之至也”又说:“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庄子·杂篇·渔父》)这里强调了自然之真的意义,故真人即禀赋自然天真之性的人。“天真”、“真人”的有关论述都是为着推崇自然养生的思想,这是《上古天真论》全篇的核心思想。学习庄子的有关论述可帮助理解这一思想。

庄子还说道:“虚无恬淡,乃合天德”,这里的“天德”指的自然天真之性无疑。庄子又说:“纯素之道,唯神是守……能体纯素,谓之真人。”(庄子·外篇·刻意》)“纯素”、“虚无恬淡”即老庄“自然无为”的互词。《上古天真论》的论述与此相似。篇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从以上有关论述可见,天真之“真”即“自然无为”,真人的养生最高水平即“自然无为”的养生境界。


图片


庄子在《大宗师》中有四论古之真人的内容,其古之真人的特征概括有四:“一说忘怀于物;二说淡情寡欲;三说不计生死,随物应变,应时而行,四说天与人合一。(《庄子浅注》)”这与《上古天真论》中说的“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寿敝天地,无有终时”的真人相似。不过这里的“寿敝天地”应与“不计生死”和“天与人合一”一同去理解。

真人由于已达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统一的境界,超越生死的界线,也就无须再计较寿夭长短了。庄子注重的是对精神上自然无为境界的追求,如庄子“逍遥游”中追求的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绝对自由境界。真人所代表的养生最高境界,与庄子的自然无为的思想境界是相通的。老子说:“死而不亡者寿”(《道德经·三十三章》)。这似乎可借用来解释《内经》真人之“寿敝天地”的实质。

二、淳德全道与反身修德的养生观

《上古天真论》中举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等为养生长寿之人并分为四等,以真人为养生最高水平之代表。其中“尊道贵德”的思想颇为突出。古代之圣人、贤人皆为道德高尚之人的尊称。先秦时代只有孔子、老子等才可称为圣贤之人,而把真人与至人放到比圣人、贤人更高的地位,充分反映了道家崇尚自然之“真”的思想。

道家的道德标准是什么呢。老子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道德经·五十五章》)。老子把最完美的道德比喻为象婴儿那样的天真纯朴无瑕,这就是返朴归真的道德观。而真人就是禀赋有自然天真之性的完人,故应当是道德最完美的代表,同样也代表了最高水平的养生境界。

这里反映了一种把道德的标准作为养生水平高下的标准之一的思想。至人之所以放在真人之后,作为仅次于真人的道德高尚、养生水平极高的人,也是值得研究的。从天真之“真”去考虑,真人是自然禀赋有“天真”之性的人,而至人是通过后天的“淳德全道”、“积精全神”等道德修养而达到真人的水平,故《上古天真论》称至人“亦归于真人”。比较老庄的思想,可以理解为:《上古天真论》中的真人,代表的只是一种理想境界,而至人代表的才是通过人为努力可以达到的自然无为的养生水平,这指的就是“淳德全道”的自我道德修养。

道家的修养之法,以老子的内观守静方法为代表。所谓“致虚极,守静笃”,“涤除玄览”(《道德经·十六章》)。这与《上古天真论》中“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呼吸精气,独立守神”等方法相同。但是道家养生除了静养之法外,也注重躬行实践的反身修德方法。老子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道德经·五十四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道德经·四十一章》)”


图片


“德行”二字,尤为道家关注。对此孙思邈有较深刻的体会,他说:“故养性者,不但饵药霞,其在兼于百行。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德行不克,纵服至液金丹,未能延寿。故夫子说:‘善摄生者,陆行不遇虎兕。’(《千金要方·养性序》)”

养寿不能简单地依赖药物,而在个人的“百行周备”,即行为符合道德规范。这在今天来看,无疑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随着人们对行为医学的日益重视,身体健康与个人行为、生活方式的密切关系,精神道德健康与机体健康的有机整体关系,都是今天医学研究所关注的热点。

将道德修养灌注于日常行为之中,寓养生于平常生活,这也是《内经》养生理论的主要内容。《上古天真论》概括了各种行为养生方法,曰:“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其中“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一句,陶弘景注为房中养生术,从中亦可见道家对性行为的注重。

以上均为对生活方式与行为节制养生法的论述,其核心在一个有“节”。指对个人行为的节制、生活方式的选择调节。无“节”则失其养生之常。《内经》所谓“嗜欲无穷则忧患不止”。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道德经·十二章》)”

这些声色五味之所以有害于养生,在于失其节制。老子曾说:若人的一生行为只为着个人嗜欲的满足,必有害于生而失去人的天然本性。个人的道德品质、精神道德修养,决定着人的行为控制能力和对个人嗜欲追求的自我约束能力,决定着人们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因此要强调“恬淡虚无”、返朴归真,坚持自然之真、人的天真之性。

《内经》立“天真”为论,推崇“真人”的养生观,以自然无为的思想作为中医养生学理论的基础,其意义是深远的,概括其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研究发扬:一是中医养生的基础是天人相应,“天真”、“真气”、“真人”等讨论的是崇尚自然天然之真,揭示的是自然与人和谐统一关系的重要性;二是“恬淡虚无”、“淳德全道”体现的是对自然无为的道德精神境界的追求,中医重视精神调摄,其核心是道德修养,反身修德、“百行周备”;三是自然无为主张寓养生于日常生活之中,养生长寿当以自然平常之心而不可刻意求之,自然淡泊之中自有养生之乐,所谓“以恬愉为务”,“美其食,乐其俗”,平静平和的心态有益于健康。

老子说:“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乃德普。(《道德经·五十四章》) ”老子的尊道贵德思想并不局限于个人的修养,它也具有面向社会的倾向,而且个人的道德如何关系着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的树立。养生之理亦如此,它依赖个人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同时也会影响着社会的风气。养生之德与养生之理推而广之,则惠泽不仅仅被及个人。


(文/华汛   编辑/华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