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穴之八脉交会穴

时间:2024-02-07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147

明代《医学入门》言:“周身三百六十五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六十六穴即是前篇介绍的“五输穴”和“原穴”,而“八穴”即是我们今天将要介绍的“八脉交会穴”。八脉交会穴是针灸学中常用的一组特定穴,其理论在针灸临床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八脉交会穴的概念

经络系统主要有经脉和络脉组成,经脉又分为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八脉交会穴即是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气相通的八个穴位,也称交经八穴、流注八穴。

八脉交会穴一般统属于十二经穴,分别为:公孙、内关、列缺、照海、外关、足临泣、后溪、申脉。这八个穴位有四个在手腕附近,四个在足踝以下,皆为双穴,每穴分别与八脉中的一脉相通,有一对穴位通过经脉会合于某些部位。正如《八脉交会八穴歌》中所写:“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肺任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图片

八脉交会穴的功能

奇经八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具有蓄溢、转输和调控十二正经脉气的作用。正如《难经·二十八难》所言:“沟渠满溢,流于深湖……人脉隆盛,入于八脉而不环周,故十二经脉亦不能拘之。” 而八脉交会穴位于十二正经上,又与奇经八脉相通,所以能够调理奇经八脉及十二正经的病证。

同时,公孙、内关、列缺、外关四穴除了属于各自本经穴位外还均为络穴,我们前篇介绍过,络穴具有沟通表里二经的功能,可以调理表里经的病症。

足临泣、后溪二穴是胆经和小肠经五输穴中的“输穴”,具有“输主体重节痛”的功能特点。后溪又通于督脉,对调理肩背疼痛有很好的效果。

照海、申脉两穴是阴跷、阳跷脉的起点,阴阳跷脉左右成对,有“分主一身左右阴阳”之说。同时,跷脉皆起于足,又主司下肢运动。

图片

八脉交会穴的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依八脉交会穴每一穴的功能特点单独取穴即可调理多种病症,如列缺穴为肺经络穴,又通任脉,可以调理肺经、大肠经、任脉等多条经络的病症。

通过穴位配伍可以提高调理效果,八脉交会穴最常见的就是上下两穴相配,八穴组成固定的4对穴,即内关配公孙,后溪配申脉,外关配足临泣,列缺配照海。如咽喉之疾可选用列缺、照海这组搭配。

依据不同的病症,上下取穴时可灵活变通,如单侧上下配对取穴、双侧上下配对取穴、左右交叉上下配对取穴。应用时还需以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等辨证方法综合施治。

按日时干支推算,结合九宫八卦学说的古典针法——“灵龟八法”和“飞腾八法”即是以这八个穴位为基础来取穴的。当然,祝由医学“心法”亦可与此类针法结合使用,可突破原有瓶颈,提升调理效果。

八脉交会穴加强了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的联系,调理范围广泛,是临床治疗和按摩保健中的重要穴位,正如《针经指南》所言:“交经八穴者,针道之要也”。

文字整理/华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