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为什么会成痰

时间:2024-02-22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91

中医和西医对“痰”的看法不太一样,西医认为的痰,单纯是指呼吸道的分泌物,而中医把痰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即西医所谓的痰,而无形之痰是“随炁升降”之物,内存于脏腑,外留于肌肤,可导致各种病患。所以中医有“怪病皆责之于痰”,“百病皆因痰作祟”之说。

一、痰为何物,又从何来

其实,痰就是水。人体内能正常代谢的水分称之为津液,若不能正常代谢则成湿,湿凝聚起来久久不除,则形成痰。

中医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本”之说。

脾主健运,是运化水液的主要器官。我们每日所食都会入胃消化后,把水和精微分开,水交给脾来处理,脾会把胃里的水运输到肺里去,这叫做“脾主运化水液”。而脾最怕气困和湿困,脾虚则意味着它无法很好的运输水液,则会形成水湿停滞,淤而成痰。同时,肾阳充足也是脾阳健旺的根本,而脾阳健旺是正气内存的根本,正气内存则邪不可干。

肺主呼吸,它是我们体内宣发肃降水液的主要器官。水至肺里一分为二,一被肺宣发于体表,形成汗液;二则在肺气的肃降作用下,向下进入膀胱,形成尿液,这样,水液就能够正常地进出我们的身体,维持我们的生理平衡。肺气通于天,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侵袭,导致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

所以水液代谢的主要路径是以口为入,以汗尿为出,一旦相关联的脏腑机能出问题,就会造成水液代谢紊乱,导致痰的形成。如果痰越聚越多则可能形成水肿。

古人对此用一句话概括,叫做“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还有一句更经典的话,叫做:“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图片

二、如何辩证及化痰

痰症不但影响我们的呼吸,影响我们的咽喉舒适度,还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疾病。比如咳嗽不止、头晕目眩、胸闷气喘、水肿浮肿……更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

所以化痰变得尤为重要,在化痰的时候,我们首先我们需要区分几种痰的类型,在中医里,“痰”分寒痰、风痰、气痰、热痰、湿痰及燥痰这几种。

寒痰一般色白、清稀,或伴有怕寒等表现,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需散寒化痰;风痰一般量多、呈泡沫状,并伴有肢体麻木,常见于脑卒中、癫痫,需息风化痰;气痰通常郁结于喉,有异物感,咳不出又咽不下,可采用理气化痰法;热痰辩证一般色黄、粘稠、不易咳出,常见于肺炎、急性支气管炎,可清热化痰;湿痰通常又白、又稀、又黏,不易咳出,伴有胸闷、食欲不振等表现,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需燥湿化痰;燥痰通常少而黏,干咳居多,痰液带血丝,常见于肺结核,需润燥化痰。

除此之外,医圣道医的三清茶和湿降茶也非常适合治疗痰症。三清茶单品可以有效改善咳嗽、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现象。具有清肺利咽、止咳、收敛肺气、疏散风热、散寒、平喘止咳、清肺润燥的内在调理作用,而湿降茶 ,可以有效改善体内湿邪过重,面部及手足浮肿,舌体胖大有齿痕,身体困重,少气懒言,食欲下降,头晕,大便溏稀等现象。同时具有疏筋活络、活血祛瘀、化痰除湿,温经通经、镇静镇痛的内在调理作用。两者结合,长期服用对痰症有很大帮助。

此两款药茶配伍方案以中国传统的医药理论为指导思想,不添加任何人工合成成份,安全无毒副作用,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选用由卫生部会同食药监制定、公布的《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中规定的食药原材料。药食同源,冲泡煮饮更加安全放心。

日常保健中,注意以下几点有助防痰化痰:

避免风寒湿侵入,不要久居湿地;饮食宜清淡,不要过食油腻,少吃甜食,少喝冷饮;适量运动、晒晒太阳,可提升阳气,有助肺气舒张,消散痰饮和湿气;烟易伤肺、酒易生痰,最好戒除或尽量少抽少饮;常吃些薏米、赤小豆、芡实、山药、冬瓜等健脾的食物。

最后提醒,痰证表现复杂,使用以上方法调理前最好请医生辨证一下体质。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都有健康强健的好身体。

文字整理/华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