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孙思邈对医学的发展贡献——妇女篇

时间:2024-02-26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79

孙思邈,唐京兆华原人。被后人尊称为“药王”。他医德高尚,重视养生,济世活人,是一位真正的道士,受到历代人民的崇敬和传颂。他在世时不仅对民众认真施医施药,使百姓得以保健防病,而且为后世留下大量医药著作。他为祖国的医学发展留下了诸多贡献,本文介绍一下孙思邈在妇科医学方面的贡献。

在孙思邈看来,只有妇女调养好了身体,才能生出健康的宝宝。“故今斯方先妇人小儿,而后丈夫耆老者,则是崇本之义也”。所以在《千金要方》里将妇产科单列,并摆在了最前面。

他认为:“妇人之病比之男子十倍难疗,经言妇人者,众阴所集,常与湿居,十四已止,阴气浮溢,有想经心,内伤五脏,外损姿颜,月水去留,前后交互,瘀血停凝,中道断绝,其中伤堕不可具论,生熟二脏,虚实交错,恶血内漏,气脉损竭,或饮食无度,损伤非一。或疮痍未愈,便合阴阳,或便利于悬厕之上,风从下入,便成十二痼疾,所以妇人别立方也。”

另外,他还指出妇女在情志方面的问题更多于男子,“四时节气感为病,虚实冷热为患者,与夫同也……然而女人嗜欲多于丈夫,感病倍于男子,加以慈恋,爱憎,嫉妒,忧恚,染着坚牢,情不自抑,所以为病根深,疗之难瘥。”

因此,他认为“夫妇之别有方者,以其娠妊、生产、崩伤之异故也。”因此将妇产科单独设科,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众多保健方法,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图片

1、经期保健

孙思邈认为月经不调的原因有二。

首先为风寒所袭,他说:“月经不利,胞中有风寒所致”;“久寒月经不利”;其次则为情志失调,他认为:“妇人忧恚, 心下支满,隔中伏热,月经不利”。

提出六淫之邪可导致月经病的产生,特别是月事来潮期间,胞宫开放,更是务必谨慎,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招惹许多疾病的发生。故在《千金要方》中提出妇人乃“众阴所集,常与湿居,……或便利于悬厕之上,风从下入,便成十二痼疾”。

再从情志来说,他认为女子深受多种情绪情感的困扰,且染着坚牢,情不自抑,所以为病根深,难以施治。因此,为了避免或减轻月经病的发生,就应当保持性情和平与稳定正常的情绪。

2、带下疾病

孙思邈认为带下有五,即白、黄、赤、青、黑。究其原因,他说:“漏下赤白青黄黑汁,大臭如胶污衣状,皆是内伤所致。中寒即下白,热即下赤,多饮即下黑,多食即下黄,多药即下青。”但一般患带下病者,往往伴随腰痛。因此,带下病根源在于损伤脾胃与肾之阴阳,脾胃虚则湿气盛。湿可以寒化,而为下焦寒湿;也可以热化,成为下焦湿热。

但无论下焦湿寒还是湿热都应减少房事,多多健脾和胃。

3、胎前产后

关于女子怀胎和生产,孙思邈都给予了足够了关怀,从医生角度提出了细致的医疗保健看法。

(1)胎前

怀胎十月,对于孕妇的饮食、起居、情志以及劳动生产、户外活动等都分别按月份提出了最佳建议。首当其冲就是要调其情志,保证孕妇在怀胎养胎期间能保其心神、和其情志、顺其气血、养其冲任,保护孕妇和胎儿的安全成长为首要。

其次在饮食方面也提出了建议就是“美其食”,最好是宜食大麦、稻粳以及牛羊肉食羹汤。最后也是重点强调了要慎起居。忌过劳、忌方式,尽量少用药,以保障胎儿的安全。

(2)分娩

古时因难产导致的产妇和婴儿的死亡率很高。孙思邈提出应了相应的医疗卫生措施,尤其指出产房内“特忌多人瞻视”,“产妇第一不得匆匆忙怕,傍人极须稳妥”。

尤其指出避免感染的重要性,“论曰∶产妇虽是秽恶,然将痛之时,及未产已产,并不得令死丧污秽家人来,视之则生难,若已产者则伤儿也”。再三强调:“产育者,妇人性命之长务”。

这些举措在当时的医疗条件来看,能够极大的保障分娩时产妇和婴儿的卫生和安全。

(3)产后

妇女在产后气血极为虚弱,稍有不慎,外邪就入侵体内。他指出:“犯时微苦秋毫, 感病广于嵩岱”,“产后之病难治于余病也”。故而提出在要在多方面细心照顾产妇,谨防外邪来犯。

此外在情志和饮食方面也要多加注意。力陈“妇人产讫,五脏虚羸,惟得将补,不可转泻”并拟方“当归建中汤”,调理产妇在产后出现的不适症状。此外,还记录了大量有关产后容易出现的疾病,以及相应施治对策,以最大程度的让产妇尽早恢复。

最后,孙思邈还再三强调了,产后至少百日内要暂缓夫妻生活,“勿纵心犯触”,“产后满百日方可会合”,否则容易让产妇患上妇科病或其他疾病,影响健康。

图片

4、优生优育

(1)反对早婚早育

孙思邈从人体生长发育的角度反对在婚配问题上过早结婚以及过早生育。尤其是涉及繁育下一代,他强调:“未及坚刚,复纵情欲,重重相生,病病相孕”。

大意是男女未到成年,尤其身体还不处于健康状态,就结婚生育,其所生的孩子,当然身体也就萎弱,或者多病,不利于下一代的生长、发育。这样的婚配是不可取的。

孙思邈提倡男女双方达到一定的年龄以后,且身体都健康,方才适合生育下一代,

(2)优生优育

在生育问题上,孙氏是主张男女身体健康,生下的子女才会茁壮成长,如此婚后“阴阳调和,二气相感,阳施阴化,”成孕受胎,所生子女,身体健康,全家祥和。

有关求子和备孕期间,孙思邈提出了种种禁忌:“夫欲求子者……仍须依法如方,避诸禁忌,则所诞儿子尽善尽美”。

他所提诸种禁忌之中,特别告诫切忌酒醉之时的性生活,指出“命不长者,是大醉之子”。现代医学也证实了,如果夫妻双方长期有饮酒嗜好,其诞下的婴孩有出生缺陷的概率将会大大增加。

因此身体健康、情绪和顺、饮食起居得当是生下健康宝宝的重要前提条件,最好也要注意“调心神,和情性”;“当慎护之,勿惊动也”;“寝必安静,无令恐畏”;要“无悲哀思虑惊动”,“无号哭”。

(3)婚后无子

在古代因男尊女卑和传宗接代的思想下,如果婚后女子无所出,将会承受巨大压力甚至遭受责难。但孙思邈难能可贵的指出,“凡人无子,当为夫妻俱有五劳七伤、虚羸百病所致。”即是不能将婚后不生育的责任完全归咎于一方。

为避免贻误生机,孙思邈主张普及妇产科常识,并要求“养生之家,特须教子女学习此三卷‘妇人方’,令其精晓”。孙思邈的妇女保健方法,对后世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延长寿命有巨大贡献。

5、内调外养

孙思邈深知爱美乃女子的天性,他更明白只有身体健康、气血充盈了才能呈现出最美的状态。容貌除了好看,更是五脏六腑健康与否的晴雨表,“心其华在面,肝其华在爪;脾其华在唇与四白;肺其华在皮毛;肾其华在发”,只有脏腑功能正常,才可以外现于颜面,才能由内而外的散发出美丽的光彩。

“夫五脏六腑者内应骨髓,外合皮毛肤肉,若病从外生到皮毛肤肉关格强急,……然阴阳表里,外皮内髓,其病源不可不详之也。皮虚者寒,皮实者热,凡皮虚实之应主于肺、大肠,其病发于皮毛,热则应脏,寒则应腑。”可见孙思邈对于人体研究之透彻,由表及里、有斑窥豹,仅从皮肤表面呈现的状态探知身体内在的健康情况。

因此孙思邈在其著作中留下了关于皮肤养护的面药多达百余个,内服外用均有,许多美容方一直沿用至今。

以上简述了孙思邈有关对妇女孕产以及养生保健方面的贡献,能在1400余年前提出至今看来都不过时的医学观点,实属难能可贵。很多医学思想至今仍指导着我们的临床实践,尤其是优生优育的医学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前瞻性以及现实意义。

文字编辑/华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