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方之当归饮子

时间:2024-02-27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104

当归饮子又名当归饮,被纳入第一批百首经典名方中。本方是由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黄、白蒺藜、防风、荆芥、何首乌、黄芪、甘草组成。

当归饮的历史

当归饮最早见于宋代的《严氏济生方》,书中记载其主治“心血凝滞,内蕴风热,发见皮肤,遍身疮疥,或肿或痒,或脓水浸淫,或发赤疹㾦㿔”,养血活血、祛风止痒是其主要功效。

虽然后世有医家在运用此方时会有所加减,比如《普济方》中在当归饮的基础上减白蒺藜,加升麻、柴胡、羌活、红花、苏木,以增强疏风散邪、活血化瘀的功效;再比如《外科证治全书》中在原方的基础上减川芎、防风、何首乌、甘草、黄芪,再改白芍为赤芍,并加入金银花、连翘、僵蚕,使全方清热的功效更甚。

但当归饮的中心结构几乎不变,仍是以养血祛风为组方前提。

图片

当归饮的方义功效

《严氏济生方》中对当归饮主治证候的病理机制描述为“心血凝滞,内蕴风热”,强调了内生风邪的病因。

但有后世医家认识到外邪侵袭也是一大因素,如《外科正宗》中记载的“手足破裂,破裂者,干枯之象,气血不能荣养故也。因热肌骤被风寒所逼,凝滞血脉,以致皮肤渐枯渐槁,乃生破裂,日袭于风,风热相乘,故多作痛”,认为当归饮子的主治证候还包括了外受风寒、血脉凝滞、日久而内生的风热。以及《医宗金鉴》、《类证治裁》、《外科枢要》等医籍中还记载了“汗出受风”、“风湿所伤”、“风毒伤血”等外因。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因此方中以当归补血活血,以生地黄、白芍、川芎滋阴养血,以何首乌解毒消痈,以荆芥、防风、白蒺藜祛风止痒,以黄芪补表气之虚,最后以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补中有行,方可达到养血润燥、凉血活血、祛风止痒之功效。

由此可见,本方主要适用于因阴血不足而导致的血虚风燥。

当归饮的应用

《严氏济生方》中记载的煎服方法为“上㕮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可遵医嘱,或在症状严重以及不定时发作时灵活服用。

在药物炮制方面,《严氏济生方》原书所载除甘草、白蒺藜、何首乌需要炮制外,其余药材均用生品。

甘草:《严氏济生方》记载的当归饮子中,甘草的炮制方法为“炙”,而蜜炙为现行各标准中最为常用的甘草炮制方法,以及《中国药典》中所记录的炙甘草的炮制方法亦为蜜炙法,所以我们使用时照此标准选用蜜炙甘草即可。

白蒺藜:《严氏济生方》记载的当归饮子中,明确写明白蒺藜需炒用。《中国药典》中也记载蒺藜的小毒对肝肾有一定损伤,炒制能降低肝肾毒性,因此我们使用时需选用炒蒺藜。

何首乌:《严氏济生方》记载的当归饮子中,并未言明何首乌需要炮制。但现代研究表明,生首乌具有肝脏毒性,不宜直接生用。古代医籍著作中何首乌的炮制方法多样,以黑豆制多见,而《中国药典》中何首乌的炮制方法亦有黑豆汁炖煮,与古籍记载相符,所以我们使用时依此标准选用制首乌即可。

图片

《严氏济生方》记载当归饮子在临床主要用于血脉不理、风热内蕴所致的疮疥、赤疹㾦㿔。疮疥同于今天的疥疮,而赤疹㾦㿔类似于今天的荨麻疹。

后世医家以血脉不理、风热内蕴的病机为基础,不断总结临床经验,扩大了当归饮子主治范围。如浸淫疮、风癣、湿毒、燥痒疮、手足皲裂、瘰疬初发、小儿初生无皮、产后口舌糜烂等,都可适当使用当归饮。    

在现代的临床应用中,当归饮子除了主要用于皮肤疾病之外,还可用于眼耳鼻喉、妇科、肌肉骨骼及结缔组织。如荨麻疹、皮肤瘙痒症、湿疹、银屑病、神经性皮炎、变应性皮炎、玫瑰糠疹等,以及结膜炎,过敏性鼻炎、阴道炎、多发性肌炎等。

当归饮子是理血润燥、祛风止痒的经典名方。其方剂结构整体稳定,不仅对于顽固难治的皮肤疾病疗效显著,在治疗其它疾病时也能灵活加减应用,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辨治思维。

文字整理/ 华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