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颜

时间:2024-05-28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509
中医养颜美容又称颜面保健,古人称之为“驻颜”。面部美是指面色红润、洁白、细腻,无明显皱纹、雀斑、皮肤病等。据《内经》记载,中医养颜保健有按摩针灸、饮食美容、药物美容等方法。

图片
一、按摩针灸
1.按摩美容
按摩美容,一是直接在面部进行,即直接按摩美容法;一是通过按摩身体与面部相关的经络而达美容效果,即间接按摩美容。
彭祖浴面法《千金翼方》:清晨起床用左右手摩擦耳朵,然后轻轻牵拉耳朵,再用手指摩擦头皮,梳理头发;最后把双手摩热,以热手擦面,从上向下14次。此法可使颜面气血流通,面有光泽,头发不白,且可预防头病。
搓涂美颜法《颐身集》:每日晨起静坐,闭目排出杂念,以两手相互搓热,擦面7次,后鼓腮如漱水状漱水几十次,至津液多时,取之涂面,用手再搓数次,至面部发热。当今摩面后,常擦一些美容粉、美容膏等保健性美容品,以更好的保健皮肤。此按摩法以凝神静坐而养神气,搓面以光润皮肤,悅泽容颜。
2.针灸美容
针灸是通过针灸刺激穴位而调整各脏腑组织功能,促进气血运行,抵御外邪入侵而延缓皮肤衰老。一般认为,对美容有良效的经络有七条: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
可根据具体情况,辩证取穴组方进行调整。例如,除皱防皱保健、可取丝竹空、攒竹、太阳、迎春、颊车、翳风等,配合中脘、合谷、曲池、足三里、胃腧、关元、漏谷等,其功用可益气和血,增加皮肤弹性,除皱防皱。
艾灸强身美容作用亦很显著,其主要机理是,温通经络、行气活血、防病保健。灸法美容的常用穴主要有神厥、关元、气海、中脘、命门、大椎、身柱、膏盲、脾腧、胃腧、足三里、三阴交、曲池和下廉等。灸法美容简单易行,便于掌握使用。
二、饮食美容
为了防御颜面皮肤早衰,应注意饮食营养平衡,须遵循饮食勿偏、饮食勿过多、饮食有宜忌等有关饮食保健的原则。
中医古籍中记载有很多“驻颜”“耐老”“返老”等食品,例如芝麻、蜂蜜、香菇、人乳、牛乳、羊乳、海参、南瓜子、莲藕、冬瓜、樱桃、小麦等。现代科学研究证实,这些食品营养及其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酶、矿物质、氨基酸等,不仅可使面色嫩白、红润光泽,而且还能延年益寿。
将健康食品搭配组合便形成食疗药膳。例如胡桃粥:胡桃、粳米适量煮熟成粥,早晚空腹宜食、润肤益颜。红枣粥:红枣、大米适量,可健脾补血,悅泽容颜。燕窝粥:粘米,燕窝(干品)适量,有润肺补脾,益颜美容之效。薏苡仁百合粥:薏苡仁、百合适量煮粥,可清热润燥,治疗面部扁平疣、雀斑等。

图片

三、药物美容
药物保健多是运用美容方药使皮肤细腻洁白,滋养肌肤,去皱防皱,并祛除面部的皮肤疾患。具有美容作用的方药,根据使用方法可分为内服美容方药和外用美容品两类。
1.内服美容方药
本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内服中药,起到调整脏腑、气血、经络的功能,达到润肤、增白、除皱去皱、驻颜美容的目的;另一类是通过活血、祛风散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法,治疗各种影响颜面美容的疾病。
隋炀帝后宫面白散《医心方》:橘皮30g、冬瓜仁50g、桃花40g,捣细为末即可,有燥湿化痰、活血养颜的功效。
珍珠散《回春健康秘诀》:天然珍珠粉2g,研成及细粉末,干燥后用。每次用0.5g,每日3次,有清热痰、润面容、治疗面部黑斑的作用。
枸杞子酒《延年方》:可补益肝胃、驻颜美容;桃花美容酒《图经本草》,可润泽颜面,使人面如桃花。
根据历代研究和实践,认为下述药物有润泽皮肤,增加皮肤弹性的作用,如白芷、白附子、威蕤、枸杞子、杏仁、桃仁、黑芝麻、防风、猪胰、桃花、辛夷等。
2.外用美容品
外用美容品可通过皮肤局部吸收,达到疏通经络、滋润皮肤、除去污秽、增白除皱、防御外邪侵袭的目的。
玉容西施散《东医宝鉴》:绿豆粉60g、白芷、白僵蚕、白附子、天花粉各30g,甘松、三萘、茅香各15g,零陵香、防风各6g、肥皂荚50g。诸药研为细末,每次洗面用之,其作用是,祛风润肤,通络香肌,令面色如玉。
三花除皱液《秘本丹方大全》:桃花、荷花、芙蓉花各取适量,冬以雪水煎汤频洗面部,可活血散瘀,润肤除皱。
另外,要注意避免阳光暴晒。防止“六淫”之邪侵犯颜面而致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乐观的情绪,豁达的胸怀,避免情志过极,还要保持良好的习惯,戒烟少酒,纠正面部不良动作等,想要容颜不老,这些预防工作也不容忽视。

文字编辑/华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