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排病反应有哪些
每到三伏天,很多朋友都开始借助天时来调理自己的身体,可以贴三伏灸、做艾灸、扎针、刮痧、汤药、导引等等……,都是不错的驱除体内寒湿瘀滞、治疗疾病的好办法。既然是冬病夏治,就不得不提到排病反应。因为有很多对排病反应不了解的朋友,以为自己病情加重,或者是起了其他不良反应,在恐慌和担忧之下,暂停了身体调理。
那排病反应是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在养生治疗过程中,补充了人体内的正气、激发了体内的自我修复功能,从而由内产生的一种驱除体内病邪的反应。我们将这种隐藏在体内的病邪向体表驱除的过程,称之为排病反应,是身体的良性调整反应,对我们的健康是有益的。
排病反应在历代的中医大家留存的医书、医案中都有记载。如张仲景就在《伤寒论》中记载了许多服用中药以后身体的排病反应;清代医学大家郑钦安也记载了很多相关反应。
那我们的身体一般都用过什么途径把体内的病邪驱除出去呢?
通常体内的病邪侵入的途径不同、部位不同、性质不同,以及会导致的病症也不同,那么驱除它们的途径自然也各有不同。通常来说,病邪的来路,也是它们的出路,一般有以下几条路径排出:
1、皮肤
病在皮表,汗而发之。皮表是机体所有的程度最轻的病邪,故而也是最容易被驱除的。藏在皮表的多为风寒湿邪。当人体的阳气被补充和激活之后,蕴藏在体表的邪气就可以通过皮肤给排出去。比如驱除寒气时,会冒冷汗;排出湿气时则出黏汗、黄汗,色深且有点异味。
如果是风邪,以及其他体内的毒素的话,可能在出汗的同时,还有可能在体表出疹子。尤其是风热或湿热的邪气,通常就会在体表出疱疹,且抓破以后还会流黄水。甚者还有可能会在体表发斑,这都是体内在排除热毒。
此外还有些医案记载了,根据不同的出汗和出疹子的部位,可以判断出是哪条经络在驱邪。如是足底的涌泉在出汗出疹,那就是少阴经在排除病邪;如果是足背部的话,那就是阳明经;其他部位也以此类推。如果体表出现类似的排病反应,需要及时将汗液擦干,喝点温热的汤粥,最好不要汗后当风受凉,也不要冷水冲洗,只需静待汗收即可。
皮肤也是重要的呼吸器官,有人感觉起床后发觉房间里的气味很难闻,这个通常叫做病气……;同理,体内湿气重的人,体味也大;当体内湿气大为减轻后,其气味也会改善。甚至在皮表还有可能出现蜕皮现象,就像蛇蜕皮一样,这也是排病反应的一种。
2、四肢末端
顾名思义,指的就是脚掌、脚趾和手掌、手指。它们是我们身体的最末端,也是最容易排出病邪的地方。病邪侵入我们的身体由轻到重都是向心性的,越往身体深处,疾病程度也就越重。反之,我们排除病邪则是离心式的,所以,从躯干向四肢,从体内向体表的排出也就是驱除病邪的过程。
在嗣汉天师府道医研究院扎过针、做过艾灸的朋友都有体会,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四肢骨缝和末端嗖嗖的排寒气,以及出冷汗、黏汗、出疹等排病方式。
3、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的排病反应大多集中在二便的排泄通道上。
小便:有很多朋友体内水湿严重,甚至有明显的水肿现象,以及体液潴留。通过相应的调理,他们体内多余的水液就可以通过小便排除。有些热邪也可以通过小便排出,而且还会发觉在排便时感觉有灼热和刺痛感。
大便:胃肠道疾病则多是通过大肠排除病邪,多表现为腹泻。其色多为深色、腥臭,虽然排便次数增多,甚至为水样便,但便后通常会有轻快的感觉,不会有虚劳感。尤其是过多食用寒凉食物冷饮的朋友,在进行排病反应是多会如此。
排气:另外还有些朋友则是在进行调理后,会感觉腹中气体窜动明显,打嗝放屁的现象明显增多。这是脏腑内气机开始疏通的良性表现。此外还有情志郁结的情况,通常在进行了疏肝理气的调理之后,也会体内气机窜动的排病反应。
排痰:如果病邪多集中在上焦。可有可能会以排出粘稠的痰液方式进行排病反应。
4、呼吸系统
通常太阳经受寒会通过呼吸道进行排寒,多是以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方式来排出体内的寒邪之气。有的朋友在调理治疗之后,会出现干咳、痰多,以及忽然就怕冷、怕风,不停地流鼻涕打喷嚏等现象,这都是太阳经正在进行正邪互搏的表现。
5、经络肌表
这通常指的是在筋骨、肌肉存在病痛的情况,在进行治疗时会出现移痛现象。病变处的疼痛不适感会随着治疗开始顺着经络巡行的方向进行转移。同时还会伴随有酸麻胀痒等感觉。这是体内阳气充足以后,在把潜伏在体内的病邪慢慢往外驱除的表现。
尤其是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痹症,会随着疼痛的转移,还会慢慢恢复有温热感,甚至疼痛会有加剧的表现。这都是体内阳气在疏通经络时有的正常表现,一旦疏通,则疼痛就会得到缓解和减轻。
此外还有肌肉萎缩的朋友,在治疗过程中也会难免出现肌肉疼痛的症状,这都是体内阳气充足后向病邪发起攻击的表现。此后就会发现该处的肌肉也不凹陷萎缩了,慢慢在恢复知觉。
6、孔窍
我们人体存在有多个孔窍,除了体表的毛孔之外,还有眼、耳、鼻、口以及下身的孔窍,它们也是我们排出体内病邪的通道。比如牙龈肿痛、眼耳排泄物增多、舌尖及咽喉上火等都可能是在治疗过程中排出邪气。包括有很多女生每个月生理期疼痛,通过调理,下身也可以排出瘀滞的血块,以疏通体内的气血。
7、情绪
除了通过身体途径排出体内邪气,那些因为情志致病的朋友,还会遇到在调理过程中的情绪反应。临床中我们也会碰到突然遭遇变故,因情绪没有及时得到疏解而导致身体生病的情况。在治疗调理时,体内的气机冲击之下,会帮助其把憋闷在心中的不良情绪给抒发出来。
身体内邪气的性质决定了排出病邪的方式
外界存在风、寒、暑、湿、燥、火等不同的邪气,我们身体内部也会产生不同的病邪如痰浊、瘀滞、水饮等。通过临床观察和总结,不同病邪的排病方式是不同的,如风邪多以打喷嚏、发热、体表肌肉的酸、麻、痒、痛为主;寒邪则会感觉浑身怕冷、出冷汗等;湿邪则会感觉身体沉重如裹,在排除体内的湿邪时则会将三焦的湿气往四肢驱赶,手足就会有酸麻胀痛的感觉,可能还会起水泡、出湿疹和蜕皮的现象;痰邪则会通过大量的咳嗽排痰,以及二便排出;体内的淤血则是通过皮下瘀斑、便血、咳血以及月事等方式排出;燥邪多以面色潮红、舌尖通红上火、以及大便色黑腥臭等方式排出。
相对而言,风邪最易排出体外;而湿邪性黏沉则相对较慢;寒邪多潜藏于肌肉骨骼,排出则又会慢一些;痰邪多藏匿于脏腑经络,想要排出是最费功夫。
怎么区分排病反应和不良反应
相信有很多朋友会问,那怎么判断身体是在进行排病反应,还是在产生不良的、不适的、甚至生病的反应?首先要强调的是,冬病夏治、三伏调理身体等都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在这个前提下,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两者的区别。
1、排病反应是身体自发的良性调整,无论反应如何强烈、痛苦,当事人自身感觉精神是好的,整个身体状态是与之前相比是更为有力的。排病反应如呕吐、腹泻等过后,会感觉整个人更加轻松舒服了。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更好了。而出现不良反应则是精神状态会萎靡、身体会有虚弱无力感、整个人从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都会显得疲乏、无力以及食欲不振等,且随着时间持续下去,这种不好的状态会持续加深。
2、排病反应通常会在病邪排出后症状就会减轻或停止,而不良反应则有可能持续或者加深。
3、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鉴于两者在初始阶段很难被准确区分开,这就需要专业医师的密切关注。万一是身体的不良反应,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医疗介入。如果是排病反应的话,不仅不能压制,反而还需要因势利导,协助身体更好的驱除体内病邪。
有道是,夏日炎炎火力足,调理身体正当时!今年的三伏想借助天时之力调养身体的朋友,可以来嗣汉天师府道医研究院咨询。通过修习道家千年的正统传承的养生功夫,来培补身体亏虚的元气,更有效的驱除体内潜伏的病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