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神仙体系——五岳大帝

时间:2024-06-16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657

五岳是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其中东岳名气最大,为五岳之长。五岳大帝是五位山神,分别指东岳大帝、西岳大帝、南岳大帝、北岳大帝、中岳大帝,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信仰。其信仰源于中国古代的山川崇拜,古人认为山清水秀,云缠雾绕,地大物博,高峻雄伟,神秘莫测,令人敬佩,于是人们祀之为神,顶礼膜拜,由于将此五座名山列入祀典,五岳的影响便扩及到全国,影响深远。

在道教文化中,五岳是道教的洞天福地,东岳泰山为蓬玄太空洞天,南岳衡山为朱陵太虚洞天,西岳华山为太极总仙洞天,北岳恒山为太乙总玄洞天,中岳嵩山为上圣司真洞天,每座山上都有神仙居住。

在我国古代,非常重视五岳,自秦汉以来,五岳奉为祀典,历代相沿,地位日渐提高。唐朝封中岳神为中天王,西岳神为金天王,东岳神为天齐王,南岳神为司天王,北岳神为安天王。宋代进一步将五岳神从王加封为帝,封东岳为天齐仁圣帝,南岳为司天昭圣帝,西岳为金天顺圣帝,北岳为安天元圣帝,中岳为中天王崇圣帝。

相关记载

《周礼·春官宗伯·大宗伯》记载:“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

《公羊传》记载:“山川有能润于百里者,天子秩而祭之。”

《礼记·王制》记载:“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

道教亦有五帝对应五岳的说法,太昊氏青帝治泰山,颛顼氏黑帝治恒山,祝融氏赤帝治衡山,轩辕氏黄帝治嵩山,金天氏白帝治华山。葛洪《枕中书》记载:“太昊氏为青帝,治岱宗山。颛顼氏为黑帝,治太恒山。祝融氏为赤帝,治衡霍山。轩辕氏为黄帝,治嵩高山。金天氏为白帝,治华阴山。”

《太上洞玄灵宝五岳神符》(又名《五岳神仙图》)记载:“东方泰岳祇曰岱宗,元气上连岁星,其山青,灵老君治其中,主春气,生万物……南方泰岳祇曰南衡,元气上连荧惑之星,其山赤,太阳炎老君治其中,主夏气,长万物……中央泰岳祇曰嵩高,元气上连镇星,其山黄,黄老君治其中,主四季之气,统四岳之神,总理万物……西方泰岳祇曰西华,元气上连太白星,其山白,皇老君治其中,主秋气,成熟万物……北方泰岳祇曰北恒,元气上连辰星,其山黑,太阴玄老君治其中,主冬气,闭藏万物。”

图片

《洞玄灵宝五岳古本真形图》对五岳分别记载如下:

东岳泰山君,领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帅也。血食庙祀,宗伯者也。俗世所奉鬼祠邪精之神,而死者皆归泰山,受罪考焉。诸得佩五岳形,入经山林及诣泰山,君及诸山百川神,皆出境拜迎子也。泰山君服青袍,戴苍碧七称之冠,佩通阳太明之印,乘青龙,从群官来迎子。

南岳衡山君,领仙官七万七百人。诸入南岳,所部山川神皆出迎。南岳君服朱光之袍,九丹日精之冠,佩夜光天真之印,乘赤龙,从群官来迎子。

中岳嵩高君,领仙官玉女三万人。入山,诸是中岳所部名灵,皆来迎子。中岳君服黄素之袍,戴黄玉太己之冠,佩神宗阳和之印,乘黄龙,从群官而来迎子也。中岳是五土之主,子善敬之。太上常用三天真人有德望者以居之。

西岳华山君,领仙人玉女四千一百人。道士入其所部之山,神并来迎。华山君身服白素之袍,太素九旒之冠,佩开天通真之印,乘白龙而来迎子。

北岳恒山君,领仙人玉女七千人。其入所部之山川,神皆来迎。北岳君服玄流之袍,太冥真灵之冠,佩长津悟真之印,乘黑龙而来迎於子也。

《封神演义》:“乃敕封尔黄飞虎为五岳之首,仍加敕一道执掌幽冥地符,一十八重地狱,凡一应生死转化入神仙鬼,俱从东岳勘对,方许施行。特敕封尔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之职,总管天地人间吉凶祸福……特敕封尔崇黑虎为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特敕封尔闻聘为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敕封尔崔英为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特敕封尔蒋雄为西岳华山金天顺圣大帝。尔其钦哉!”

五岳总诰

志心皈命礼

万山宗主,九土威神。

青黄赤白黑各辖其天。

东西南北中胥从其地。

大生广生含生,群赖其匡庇。

神应感应类应,罔越其张弛。

七九五三炁,统会于一元之中。

亿百千万官,总隶乎五岳之掌。

封禅久沿于累代,管辖本册于玉清。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五岳名山大帝,威灵烜赫天尊。

文字整理/华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