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九种体质辨识与养生方法(下)
在上篇中,小编简大致介绍了体质的概念,现代中医体质九种分类,以及其中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这四种体质总体特征、心理特征、患病倾向和养生方法。接上篇,本篇继续介绍余下五种中医体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
五、痰湿质
总体特征:痰湿质是最容易受富贵病青睐的一种体质。痰湿质的人,大多形体肥胖,尤其是腹部松软肥满,面部皮肤油脂多,容易出汗,且汗液黏腻。眼睛容易肿,舌苔较厚,咽部痰多。常常感到四肢酸胀沉重,容易困倦、胸闷。喜欢吃甜食、肥肉等。适应不了梅雨季节、或者湿重环境。成因多为先天遗传,或者偏食肥甘,或者生活太过安逸,从而导致水湿停聚,聚湿成痰,脾湿生痰而肺失宣降贮痰。
心理特征:为人处事稳重、温和、善于忍耐。
患病倾向:易患消渴(糖尿病)、中风、冠心病、三高、脂肪肝等症。
养生指南:中医常讲“万病皆由痰作祟”,痰湿是最难祛的内邪之一。清淡饮食,化痰祛湿,增强脾的运化能力,呼吸新鲜空气,增加氧气吸入利肺化痰。居住环境宜干燥,不宜潮湿。多进行户外活动,常晒太阳,森林氧吧跑步等,避免淋雨,坚持锻炼,运动宜循序渐进,以微微汗出为佳。饮食上多吃健脾祛湿的食物,如:玉米、薏米、赤小豆,扁豆、豇豆、香菇、冬瓜、白萝卜、海藻、海带、紫菜等。忌吃高糖、肥腻、高油高盐、大补的食物。少食贝类海产品,少饮酒少宵夜,忌吃生冷寒凉之物。夏天可常喝生姜茶,冬日少进补品。不洗凉水澡,多喝温水。祛痰湿仅仅通过食疗是不够的,可以适当采用一些药物,如参苓白术散、六君子汤、陈夏六君丸等,医圣道医也有专门的祛湿茶。自我保健,推荐每日揉腹来培益中气健脾,可按摩或者艾灸丰隆、中脘、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保持心境平和,忌大喜大悲,多培养兴趣爱好,多参加社交活动,培养魄力和决断力。
六、湿热质
总体特征:湿热质的人,湿与热同时侵犯机体,脸颊、T区油光发亮,易生粉刺痤疮暗疮,溢脂性脱发,口苦、口臭,口腔易上火溃疡,身重易困倦,大便黏滞或燥结,小便短赤。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白带多易生妇科疾病。难以适应夏末秋初湿热、湿重、高温环境。成因大约有:先天禀赋不足,或长期居住湿热之地,或喜食肥甘辛辣,或长期饮酒,或滥用补品等。
心理特征:性情急躁。
患病倾向:易患粉刺痤疮、黄疸、肝胆疾病、热淋等病。
养生指南:食宜清淡忌辛温,居住环境宜清爽通风,运动方面建议上强度。多户外活动,常晒太阳促进排汗,适合中高强度的运动,如长跑、登山、游泳、打球等。暑湿季节避免淋雨受湿,保持居室干燥。多食性甘寒、甘平的食物,如绿豆、空心菜、芹菜、芥蓝、菠菜、黄瓜、苦瓜、冬瓜、丝瓜、藕、梨、橘子、香蕉、苹果、茯苓等;忌辛辣、忌温热大补,如韭菜、生姜、花椒、辣椒,牛羊肉、狗肉、烧烤、粘糕等食物;多喝白开水、凉茶、菊花茶。常按摩曲池、曲泽、阴陵泉等穴位。听一听舒缓、悠扬的音乐,镇静心神;读一读经典,以静制动。尽量克服心烦气躁的情绪,保持平静心态,遇事少生气少计较。
七、血瘀质
总体特征:血瘀质的人面色、唇色晦暗,易色素沉淀,眼睛常有红血丝,刷牙时牙龈易出血,舌下静脉淤紫,皮肤干燥、粗糙,身上常见淤青或者紫癜,女性生理期有血块。常常感觉刺痛,不耐寒邪。成因有:先天禀赋不足、跌打损伤严重、忧郁气滞、久病入络等,本质都是瘀血内阻血液运行不畅。
心理特征:记忆力差,性情急躁。
患病倾向:易患血栓、中风、脑溢血等心脑血管疾病。
养生指南:重在养血活血化瘀,饮食偏温不宜寒凉,加强运动,促进血液运行。血瘀质发病一般都很突然,且后果严重,所以日常保健十分重要。居住环境宜温不宜凉。生活不可过于安逸,少用电脑少熬夜,以免气机郁滞而致血行不畅。多走出户外活动,舒展形体,放松心情,可以跳舞、太极、健身操等,使得全身上下都活动开为目的。饮食上适合活血散结、疏肝解郁的食物,如血制品、黑豆、黄豆、花生、油菜、海带、紫菜、萝卜、山楂、桃仁、金橘、玫瑰花、茉莉花等,忌吃梅子、苦瓜、李子、石榴等酸涩食物,以及寒凉食物。适量饮用红葡萄酒、黄酒、甜糯米酒等活血,医圣道医也有专项散结茶、疏肝茶。可按摩或艾灸膻中、血海、太冲、三阴交、委中、曲泽等穴位。血瘀质的人心情畅快十分重要,忌忧郁加重气血郁结。积极培养豁达开朗、乐观向上的情绪,多看喜剧多寻开心,勿看悲剧和听忧伤乐曲。阴雨雾霾天气要设法调节好情绪,及时宣泄不良情绪。
八、气郁质
总体特征:气郁质常被戏称为“黛玉”体质,多形体偏瘦,面色暗黄,舌淡红,舌苔薄白,常闷闷不乐无故叹气,气胸胁胀闷,情绪低沉郁郁寡欢,易焦虑不安,忧思过度。容易失眠,易受惊吓,最忌突发性精神刺激,不适应阴雨天气。成因多是先天遗传、精神刺激受惊恐、所欲不遂忧郁思虑、长期压力大等,导致气机郁滞。
心理特征:性格孤僻内向,情绪不稳定、多愁善感。
患病倾向:易患失眠、神经官能症、抑郁、脏燥、百合病等;女士易患乳腺疾病。
养生指南:重点在于疏肝理气,食宜辛温宽胸,起居宜动不宜静。多进行户外活动,如跳舞、跑步、打球、登山、武术等。居住环境宜安静明亮,防止嘈杂影响心情。睡前避免喝茶、咖啡等提神醒脑的饮料。多食行气的食物,如黄花菜、百合、豆制品、瘦肉、小麦、荞麦、刀豆、开心果、橙子、金橘、山楂等。少吃收敛酸涩食品,如酸菜、梅子、石榴、酸枣、李子、柠檬等,忌寒凉食物,可以喝玫瑰花茶、陈皮泡水,适量选择逍遥散、逍遥丸等药物。建议每天叩拍膻中穴10~30次,也可按摩或者艾灸内关、太冲、期门等穴位。积极参加有互动的群体性活动,有意识地培养乐观向上的情绪、豁达开朗的性格,广泛交友。常看喜剧、勿看悲剧。遇事多从好处想,不钻牛角尖。多听欢快优美歌曲,宣泄不良情绪,快乐生活。
九、特禀质
总体特征:特禀质以生理缺陷、过敏反应等为主要特征,包括遗传性疾病,先天生理缺陷等。常见的过敏反应譬如对花粉、特定食物过敏,多由于先天性和遗传因素造成的一种体质缺陷,包括遗传体质、胎传体质、过敏体质。特禀质的人,对气候环境适应力差,免疫力弱;对春季这样的易过敏季节适应能力差,容易引发宿疾。核心原因多为先天肾气严重不足,引发系列反应。
心理特征:随禀质不同情况差异很大,容易偏激、不自信。
患病倾向:过敏体质者易患哮喘、紫癜、鼻炎咽炎、荨麻疹、花粉症等。还有遗传性疾病如血友病、胎传性疾病等。
养生指南:益气固表,扶助正气,避免接触过敏源。起居规律,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在春季和陌生的环境中减少室外活动,避免接触致敏物质。不宜养宠物花卉。饮食宜清淡、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少吃或不吃发物,如牛羊肉、鹅肉、芥麦、蚕豆、白扁豆、海产鱼虾蟹、辣椒、芒果、荔枝、桃子、酒、咖啡、浓茶等,以及含过敏物质的食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可按摩迎香穴、鼻通穴,增强五气吸入。可艾灸肺俞、肾俞、关元、神阙等穴位,固本保健。多参与积极向上的活动,培养乐观情绪,避免情绪紧张,提高免疫力。过敏性体质在经过长期调养之后,是有机会转成正常体质的。先天疾病,也可以在多种方式维护调养之下,逐渐增强免疫力,减轻病症。
体质的形成影响因素多种多样,单一因素比较少见,大部分是多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体质形成是长期过程,虽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也不是一成不变,遇到特定的事件,比如疾病、意外、环境变化等,也有可能会从一种偏向转成另一种偏向,也有可能一个人同时兼具多种体质特征。但通过综合方式合理调养,多管齐下,转为平和质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文字整理/华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