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神仙体系——钟馗真君

时间:2024-09-04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1049

钟馗真君,是我国道教神祇,道教中称其为翊圣雷霆驱魔辟邪镇宅赐福帝君,简称“镇宅真君”、“驱魔真君”、“驱魔帝君”、“天师钟馗”,同时,道教也将钟馗与神荼、郁垒、秦琼、尉迟敬德尊为门神。其圣诞是正月十六。

中国江南的道教信仰中,驱魔真君钟馗帝君与伏魔大帝关圣帝君、荡魔天尊真武帝君,合称为三伏魔帝君,为降妖伏魔的三大神祇。民间常挂钟馗像来赐福镇宅,跳钟馗舞祈福驱邪。钟馗逐渐成为了中国民间信仰中最为人们熟悉的神明。

图片

相关记载及传说

传说一,在唐玄宗登基那年,钟馗赴长安应试,作《瀛州待宴》五篇,被主考官誉称“奇才”,取为贡士之首。可是殿试时,奸相卢杞竟以貌取人,迭进谗言,从而使其状元落选。钟馗一怒之下,头撞殿柱而死,震惊朝野。皇帝最后用状元官职将他殡葬。

传说二,唐明皇睡梦中见一小鬼偷了杨贵妃的紫香囊和唐明皇的玉笛,绕殿而奔,这时,出现一大鬼,捉住小鬼后,把小鬼吃了。大鬼相貌奇丑无比,头戴破纱帽,身穿蓝袍、角带、足踏朝靴。自称是终南山落第进士,因科举不中,撞死于阶前。他对唐明皇说:“ 誓与陛下除尽天下之妖孽。”唐明皇惊醒后很快病愈,下诏画师吴道子按照梦境绘成《 钟馗捉鬼图》批告天下,以祛邪魅佑平安。

《钟馗传略》记载了以上传说:“夫钟馗者,姓钟名馗,古有雍州终南人也,生于终南而居于终南,文武全修,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异,经纶满腹,刚正不阿,不惧邪祟,待人正直、肝胆相照、获贡士首状元不及,抗辩无果,报国无门,舍生取义,怒撞殿柱亡,皇以状元职葬之,托梦驱鬼愈唐明皇之疾,封‘赐福镇宅圣君’,诏告天下,遍悬《钟馗赐福镇宅图》护福祛邪魅以佑平安。故名噪天下也。”

此传说在《本草纲目》也有提及,原文如下:

“时珍曰《逸史》云︰唐高祖时,钟馗应举不第,触阶而死。后明皇梦有小鬼盗玉笛,一大鬼(破帽蓝袍)捉鬼啖之。上问之。对曰︰臣终南山进士钟馗也。蒙赐袍带之葬,誓除天下虚耗之鬼。乃命吴道子图象,传之天下。时珍谨按《尔雅》云︰钟馗,菌名也。”

《本草纲目》记载:“《考工记注》云︰终葵,椎名也。菌似椎形,椎似菌形,故得同称。俗画神执一椎击鬼,故亦名钟馗。好事者因作钟馗传,言是未第进士,能啖鬼。遂成故事,不知其讹矣。【主治】辟邪止疟。”,“妇人难产∶钟馗左脚烧灰,水服。”

《燕京岁时记》记载:“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祟恶。”

《绩溪县志》记载:“端午日,户悬蒲艾以辟邪。堂悬朱符,挂钟馗”

《曲江县志》记载:“包粽子,出菖蒲、艾叶、稔花,洒雄黄酒,以御毒虫。书符,挂钟馗像,以辟邪厉。”

图片

钟馗真君宝诰

志心皈命礼

终南进士,镇国将军。

声若暴雷而射邪山谷,目如巨电而围驾宫围。

偕敬德秦公作将魔之尉,同神荼郁垒为啖鬼之神。

号令三千鬼卒魑魅丧胆侵惊,驱驰百万神兵魍魉寒心失色。

标名虎榜,护驾龙宫,

御赐状元,官封都判,

赫赫厥声,濯濯威灵,

后封校尉九州岛,岛岛按察,

权司夏令,护化之神,

祛邪斩鬼大将军,

终南铁面神君,扫荡妖氛天尊。

文字整理/华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