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中的降妖特种部队,为什么名字这么复杂?

时间:2024-09-23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441

在《西游》中有一组特别的神仙,他们作为斗部仙众,有时候是征讨齐天大圣的背景板、有时是八十一难中的关底BOSS,还有时候是帮助取经队伍的强大助力,这就是二十八星宿。他们既是古天文学中的术语,也是民间传说和神话中的神明,来自中国非常古老的神话体系。他们的名字有亢金龙、奎木狼、昴日鸡、斗木獬等,乍一听会觉得非常奇怪。

以大名鼎鼎的昴日鸡为例,第一个昴指的是星宿本体,也就是西方白虎七宿中的昴宿。第二个字日,是七曜之一,即日月金木水火土七个天体里的太阳。鸡,特指演禽术中的神禽体系。昴日鸡其实是三个体系融合后形成的一个特定体系称呼。那么这三种体系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又是怎么衍生出一系列的星君的呢?

图片

一、二十八宿系统

二十八宿,是古代天文学中的重要内容。其起源可追溯至殷商卜辞,比如商王武丁时期的甲骨文,就记载了向四方风和四方神,祈求丰年丰收的记录:“东方曰析,风曰协,南方曰因,风曰凯,西方曰丰,风曰彝(夷),北方曰勺,风曰役(冽)。”后来,四方神逐渐演化为四方神兽的形态,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成为四象学说。《礼记·曲礼上》云:“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后来,每象又分了七宿,共计二十八宿,这二十八宿的名称,完整的出现在了《礼记》《淮南子》和《史记》的记载中。

为什么是二十八个呢?这个月亮的周期有关,在历法还没有成型的古代,古人需要通过天象观察确定自己处于一年当中的什么时节,这就是所谓的“观象授时”。通过观察人们发现每天同一时间月亮都出现在天上不同的位置,月亮轨迹在天上绕一圈的时间为28天,就像是正在旅行的月亮给自己找了个住宿的地方。宿,本身就有住宿,过夜的意思。星宿者,谓止宿安住也。所谓的二十八宿,就是由此而来。《吕氏春秋》中记载“月躔二十八宿,轸与角属,圜道也。”

位于武汉增侯乙墓发掘出的漆器星图,中间是北斗七星,周围一圈就是二十八宿。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图的五星占,讲的就是五星行度的异常和占卜凶吉的方法。比如形容土星“岁镇一宿,其所居国吉,得地。”说的就是土星经过哪个宿,哪个宿的国家就会兴旺。

二、七曜系统

中国的七曜系统,又称又称七政、七纬。是中国古代对中国古代对日(太阳)、月(太阴)、金(太白)、木(岁星)、水(辰星)、火(荧惑)、土(填星、镇星)等七大行星的总称。《易·系辞》云:“天垂象,见(现)吉凶,圣人象之。此日月五星,有吉凶之象,因其变动为占,七者各自异政,故为七政。得失由政,故称政也。”《尚书·舜典》记载:“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孔颖达疏:“七政,其政有七,于玑衡察之,必在天者,知七政谓日月与五星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

南北朝时期,七曜理论逐渐吸纳了来自于天竺地区和中亚的星占理论,逐渐与星宿系统相融合。在《文殊师利太长不念宿曜经》中,就有明确的记载。这部经文中把二十八宿和七曜相结合,形成了一个七曜值日系统,以日月五星配一个月里的七天,循环不断,相当于现在的周一到周日。这种一日一宿的值日方式,在唐代就出现了。每日的宿值,都会影响对应人的运势和命运。

图片

三、演禽术系统

演禽术中的“禽”,包含飞鸟和走兽。演禽术也是一种古老到可以追溯到先秦的占卜术。早在放马滩三十六禽中,就把动物与十二律相对应,形成了一种复杂的动物占卜体系。后来,演禽术与星宿、七曜系统相结合,形成了星禽术。在宋代学者陆佃所著的《埤雅》里,书中列举的二十八星宿名称,与后世版本几乎完全吻合。

可见,二十八星禽术自宋代就已确立,同时在民间信仰逐渐开始流传,最终成为广泛认可的文化符号。在《说岳全传》《西游记》《水浒传》《封神演义》等这些民间文学作品里,开始频繁出现二十八星宿神祇形象,其实正是以二十八星禽为蓝本塑造的。

四、二十八星宿的分类

根据二十八星宿出现的方位,又把它们分为青龙七宿、朱雀七宿、白虎七宿、玄武七宿,具体名称如下:

青龙七宿: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

朱雀七宿: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

白虎七宿:奎木狼、娄金狗、胃土雉、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

玄武七宿: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貐

文字整理/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