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符不一定用纸——道符的六种常用载体
在很多人印象中,道符通常要画在纸上,符与纸是密不可分的,实则不然。萨祖云“一点灵光便是符”,行法者获得传承后,灵光所至之处,皆可称之为“符”。在实际应用中,道符的载体非常广泛,下文简介六种常用的道符载体。
1.黄纸
纸,记录与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变迁,是道符最常用的载体,一般选用黄纸。
黄纸色黄,五行属土。在传统文化中,“五行”(木、火、土、金、水)与“五方”(东、南、西、北、中)、“五色”(青、赤、黄、白、黑)是相应的,存在着玄学关联。
黄色代表着戊己土,有土居中央统御四方之意。黄色也被古人视为“正色”,是帝王专用的颜色。因此古人以黄纸为道符载体,彰显道符的尊贵与灵验。
2.清水
《道德经》云:“上善若水”,水在道教有独特的作用与地位,被认为是“几于道”的存在。水被奉为道门五供之一,还可以“导符灵,助咒术”,因此也是很常用的道符载体。
以清水一碗,行法者掐诀念咒,在水碗之上书符,经过道法加持的那一刻,此清水已非彼清水,而是具备了特定能量的“法水”,这种道术又称“水法”。
因其简便实用、通玄通灵的特性,水法历来备受青睐,应用范围极广,既可应用于科仪法事,也常用于疗疾济世。时至今日,水法仍是不可或缺的一种道术。
3.法器
法器为道门至宝,是行法的重要工具,道士借助法器可以役使鬼神、发号施令。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法器上都有绘制道符。
法器的种类非常多,如令牌、坛牌、法扇、阵物等,一些门派在法器上绘制特定符文,以增强法器神威。法器的材质并不固定,关键在于师门传承,在于法师如何选择。以令牌为例,常用材质以枣木、桃木居多,也有一些令牌为金银玉石雕刻而成,皆可作为道符载体。
材质赋予法器先天能量,道符赋予法器后天能量,再经过开光、祭炼等仪程,法器就成为了沟通神明的能量通道。
4.虚空
顾名思义,以虚空为道符载体,行法者指向虚空书符,既没有实体道符留下,也看不见有形的道符载体。
向虚空书符多见于内炼与法事,属于较高层次的符法。通常以天目、指诀书符,有时也应用令牌、法剑等书符,同时持诵相应的咒语,以此来感应神明,获得神明能量加持。
行法者要具有一定的内炼底蕴,并且要将符文了然于心,再运用存想功夫,实现“以炁合炁,以神合神”,如此才能行法有验。
5.针药
萨祖云:“圣人初立符篆,欲人人皆归大道,皆知信向。”圣人传下符篆,目的是以术显道,济世度人,使世人皆归大道。
自祖天师张道陵用符水为百姓疗疾,道医术一直是道门弘法的重要途径。以针药为道符载体,调用神明能量调和阴阳,提升治病疗效,完全契合古圣初衷。
如天师府祝由医学,行法者变神后,虚空书符于针上,以秘咒行针,即可自动补泻,是真正的大道至简。虚空书符于药品、汤药也很便捷,经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
6.人体
人生天地之间,禀赋五运六气而生五脏六腑,虽为万物之灵,也受形体束缚,故而行法者也常虚空书符于人体,以济度世人。
以人为道符载体意义重大,神明能量直接作用于身体,验效更加迅速,主要用于疗愈、内炼、驱邪、破秽、藏魂等方面。
根据不同的作用,书符处也有所不同。在一些内炼功法中,以舌尖在口中上颚书符,然后将道符贮藏于丹田。秘法藏魂符需要书符于手掌,而驱邪符、破秽符则通常只书于后背。疗愈类的道符,书符范围最广泛,上至头顶,下至涌泉,穴位与病灶处皆可书符。
文字整理/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