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花养人——紫苏
紫苏原产于我国,已有2000多年种植历史。
相传华佗曾用一种紫色的无名小草救了好些中毒的人,他便起名伟“紫舒”,后人称该药草为紫苏。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苏乃荏类,而味更辛如桂,故《尔雅》谓之桂荏。”
紫苏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古籍中有不少记载。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苏子雀甚嗜之,必须近人家种矣。”今天我们就来全面了解一下它的妙处。
一、紫苏的药用价值
紫苏全草可食,一般采用它数量最多的叶、茎部分为主,是极为常见的中草药。《本草汇言》中记载,紫苏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镇痛,镇静和解毒的等功效,主治风寒感冒、胸闷呕吐、胎动不安等症状。
1.解表散寒
紫苏具有辛散性温的特性,能够发散表寒,对于风寒表症如恶寒、发热、无汗等症状有显著疗效。在中医理论中,紫苏能够迅速发散体表,帮助缓解因风寒侵袭引发的各种不适。
2.行气和胃
紫苏还能行气以宽中除胀、和胃止呕。无论是中焦气机郁滞导致的胸脘胀满、恶心呕逆,还是妊娠胎气上逆、胎动不安等症状,紫苏都能发挥出色的疗效。
3.解毒抗菌
紫苏具有出色的解毒能力,能够有效解除海鲜中的毒素,如虾毒、蟹毒等,从而减轻过敏症状,如发痒、红肿等。此外,紫苏还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紫苏醛等,能够抑制葡萄球菌等有害细菌的生长,对感染性炎症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4.理气安胎
紫苏的辛散之性可以助力母体疏通气机,缓解妊娠期间的胸闷、呕吐及胎动不安等症状。
二、紫苏的食疗方法
1.紫苏姜汤
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放入切好的三片生姜片,用大火煮沸。再转小火继续煮约5分钟,使姜味充分渗出。加入洗净的十片紫苏叶,继续煮约5分钟,直至紫苏叶的香味融入汤中。如果喜欢甜味,可以加入适量的冰糖调味。待冰糖完全溶解后,即可关火。去渣取汁,趁热饮用。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效。
2.紫苏陈皮红糖饮
将一块陈皮放入温热的水中浸泡10-15分钟,泡好后刮去内瓤,放入养生壶。2克干紫苏洗净放入养生壶,再加入800-1000毫升的水后加热,可加入适当红糖调味。这款饮品有助于散掉体表的风寒,暖胃解毒。
3.紫苏煎蛋
紫苏叶子有一股特殊的香气,可以用来煎蛋。将适量新鲜紫苏叶切碎后与鸡蛋、盐、白醋等调料混合,煎熟后即可食用。这道菜有助于去寒,适合淋雨或受风寒的人食用。
4紫苏炖豆腐
将一块嫩豆腐切成小块,20克紫苏叶洗净备用。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放入豆腐块,用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继续炖煮。炖煮过程中,可以用勺子轻轻推动豆腐,防止粘连。待豆腐炖煮至快熟时,加入洗净的紫苏叶,继续炖煮约2-3分钟,让紫苏叶的清香充分融入汤中。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盐进行调味。如果喜欢,也可以加入少许鸡精或味精提升鲜味。最后,滴入几滴香油提香即可。既能暖身暖胃,又能享受健康的美味。
三、紫苏花的食用禁忌
1.紫苏性温,阴虚火旺者食用后可能加重阴虚症状,引发身体不适。
2.孕妇食用紫苏花可能引发流产等不良后果,因此应谨慎食用。
3.气虚者食用紫苏花后可能加重气虚症状,因此也应避免过量食用。
4.紫苏花与生冷食物同服可能导致腹泻,因此应避免与生冷食物同食。
综上所述,紫苏花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食疗价值。然而,在食用紫苏花时,我们也应关注其食用禁忌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合理、适量地食用,从而充分发挥其健康功效,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文字整理/华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