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两虚、心神劳累,该服用归脾丸了

时间:2025-02-22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615

归脾丸最早出现在宋代医书《济生方》中,当时被称为“归脾汤”。此方的具体来源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医书《备急千金要方》中的“治风虚不固,崩中漏下”方。

医家薛己在《内科摘要》中收录了归脾汤的改良配方,成为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归脾丸的前身。

一、归脾丸的功效。

1、具有健脾养心、祛湿健脾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寒、而且热性体质的人适合服用归脾丸,归脾丸性温,不会上火。对于脾胃许多引起的食欲不佳,恶心呕吐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2、养血安神、补血宁心的功效。对于 睡觉睡眠不佳、气血不足、心悸、面色偏黄的人群适合服用归脾丸;同时月经量少色淡的人群也可以服用归脾丸来调理。

图片

二、归脾丸的中药配伍。

黄芪补脾益气;龙眼肉既能补脾气,又能养心血,共为君药。党参、白术与黄芪相配,加强补脾益气的功效;当归与龙眼肉相伍,增强补血养心的功效,共为臣药。茯苓、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与补气养血药配伍,使之补不碍胃,补而不滞,共为佐药。炙甘草、大枣补气健脾,调和诸药,为使药。

下面就给大家说一说这个方子的用药妙处。

1、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这一组其实很常见,就是出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四君子汤,可以说是补气健脾的“祖传”底方,擅长健脾益气、调节肠胃活动、提高免疫力,可调四脏之神智魂魄,让他归于脾,安宁下来。

2、黄芪,走肺经,能固肺之魄。这是出名的补气之药,还能利尿消肿,在气虚乏力、盗汗、失眠多梦、排毒排脓等方面都有不错疗效。

3、木香,这是一味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的药物,可行脾气,应对脾胃运化动力不足、积食胀气等疼痛问题。

4、龙眼肉,可以合脾血,同时养心血、安心神。这是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之品,尤其适用于因思虑过重、郁结于心而伤及心脾健康的问题。

5、酸枣仁,走心经,可以敛心气、养心血,同时还可以养肝血。这是一味养心安神、敛汗生津、强心的好药,非常适合中老年人、长期熬夜、心烦气躁、学生党、上班族等。但这样一味适用性广的药材,如今的身价是变得有些高不可攀了。

6、茯苓可以宁心神,有安神的作用,对日常的妄想,思虑过度都有很好的帮助。

7、当归是养血的,专门养肝血,擅长补血活血、调经止痛、通畅大便。

8、远志,是一味安神益智、交通心肾的药物,能泄心热、泄心火,疏通痰瘀的阻塞。这味药还有个特点,能够生肾水,把肾水往上走,经过肝来到心脾,这个是远治的特点。

综合来看,小小一个的归脾丸却能活动于全身,可健脾、强心、安神、止痛、通便等等,而且在诸多现代医学的疑难问题中颇具疗效,通过临床加减应用,归脾丸的用途得到大大延伸。

图片

三、适用人群。

归脾丸这味药应用地方太多了。

1、劳心太过的人群。

现代人有一个特点叫劳心太过。现在的资讯太发达了,朋友圈一刷,娱乐视频一看,很多人半夜一两点钟还没有睡觉。该休息不休息,消耗自己心神,操心的事特别多。

白天工作的事那更操心了,单位怎么发展,自己的工作怎么做得更好,所以劳心太过是现代人的一个重要特点。

那么劳心消耗哪了呢?消耗的是心血,长期如此心血就会亏,心血亏了会造成神志不宁。中医讲心藏神,神不能藏好,晚上的睡眠质量肯定不好。心在中医五行中属火,脾在中医五行属土,火能生土,那么当心血亏以后脾也会受伤。所以中医说,思虑过深,伤在心脾。

2、气血双亏的人群。

现代人很多人有气血双亏的情况,像舌边有齿痕,颜色淡大概率是脾虚、湿气、气血两亏的表象。

气血双亏一般有头晕目眩,稍微一累,就会心悸气喘的症状。气血双亏容易出现脾不统血或者脾不统水的情况,比如说体内水液特别多,容易肿胀,水液容易控制不住,成年睡觉流口水。女性容易出现月经量特别大,或者血虚的状态。

当我们明白这病怎么来的,知道是劳伤心神太过,是想问题想太多,思虑太过,这时候就该用归脾丸调整了。

这归脾丸,跟一般的方子不一样。它的特点是一边补,一边安神,很适合现代人的工作状态,当然归脾丸不能乱吃,在服药之前还需要专业的中医师来辩证。

四、服用归脾丸的注意事项。

1、药物过量:归脾丸虽然具有健脾养心、益气补血的功效,但过量服用可能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药物过量还可能对胃肠造成刺激,引发腹泻、腹痛等症状。所以患者应遵医嘱服用药物,不可随意增加药量。

2、不对症使用:归脾丸主要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等症状。如果患者的症状并非由脾胃虚弱引起,或者存在其他并发症,盲目使用归脾丸可能不仅无法缓解病情,还可能加重病情或引发新的健康问题。月经量大的女性也不宜服用归脾丸,里面有活血养血的成分,会导致月经量增大。

3、归脾丸虽然安全性较高,但仍存在一些禁忌症。湿热体质、过敏体质、感冒发热、脾胃阴虚等人群不建议服用。

4、归脾丸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在服用归脾丸期间,患者应和中医师交流自己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总之,在使用归脾丸时,患者应遵循医嘱,注意用药安全。

文字整理/华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