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想法,又称为存思,是道教中一种极具特色的修炼方法。随着传统道家养生方法的普及,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但苦于不得门而入,又或者被那些玄而又玄的介绍吓唬得既想要学习又怕误入歧途。以下是对道家养生爱好者而言简单的存想法的介绍。存想法在道教中由来已久,目前可考证是,最早可追溯到祖天师张道陵时期,他运用存想法醮坛斩邪、存思书符。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存想法已经十分普及,并在唐宋之际达到极盛,至今仍在道门中延续。存想法通常要求练习者置身于静室之中,身着宽松衣物,处于不饥不饱、情绪平和的状态。安然而坐,双目闭合或微闭,心诚意专,去除杂念,集中意念于某一特定对象。这个对象可以是某位神仙或神兽,如太上老君、祖师、雷神、青龙白虎朱雀等;也可以是某位人物,如师父;还可以是自然现象,如日月星辰、金木水火土、也可以是某个自然景观;还可以是人体的内部结构,如五脏、内丹、丹田等。通过对这特定对象的外在形貌、音容、行动状态在脑部进行细致的构想,从而进入到一种深度放松和内心平和、安静,甚至物我两忘的状态。在道家修行看来,通过存想这些神,是建立自身与神灵沟通,达到己身与己心与神灵相呼应相契合的必备的通道,同时也是修炼某些道家法门必须的修炼途径。存想法对于普通人的练习,也可以帮助达到身心和谐之目的,能够有效降低内心紧张、焦虑的情志问题。同时,通过长时间专注力的练习,还能够改变大脑内部神经链接,建立更高效的学习工作模式、提升思考效率,从而实现身与心的净化与提升。不管是道家修行者还是普通人,练习存想都可以实现内心清明安静,有助于提升心性和智慧。此外,练习存想,使身体处于中正安舒、精神内守、心平气和的状态,能够帮助疏通内在经络、充盈气血、调和阴阳,进而长生久视。古人常说“意到气到”,存想其实就是以意念引动体内的气进行流通,意是气的先导,而大脑中意念所构成的“场景”就是我们体内“气”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培补增益元气。所以,我们可以说存想是引动意念、培聚真气的的重要手段。孙思邈在其传世巨作《千金翼方》中关于“受禁肿都禁法”有如下描述:正月之日东方动时,以净席一领于寂静无人地,以井花水淋浴漱口三遍,手持香炷礼五方五帝君。咒愿曰:弟子某甲今日受天神咒,愿求一切众生苦。四方各礼拜,讫,想东方青气入口,歠七咽,南方赤气,西方白气,北方黑气,中央黄气等各七咽。讫,向南东方闭气诵咒七遍,七日持斋戒。咒曰:天之所圆地之所方,受天神符可以长生,二十八宿,其色亭亭,五色变化与符合并,急急如律令。咒曰:无根肉本生无留停,大肿山,小肿如粟,登高临海水,且起生,向暮死,急急如律令。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有关五行的存想,大意就是正月初一的时候,以特定仪式存想东之青气、西之白气、南之赤气、北之黑气以及中央的黄气进入口中后治疗肿疾的方法。简而言之,五行存想就是以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对应的五方,即“东、南、西、北、中”;五色,即“青、赤、白、黑、黄”;五气,即“风、暑、湿、燥、寒”等等为基础,通过意念存想,采天地万物灵气引入体内,融入体内元气之中,用以修真、健体、疗疾。道家常用的就是内丹存想。大概就是将意念集中在下丹田处,存想此处有温煦的一股能量团,经由四肢百脉真气汇聚而成。此存想需有特定呼吸或特定功法进行,通常是有道家正统传承才可习得,通常根据修炼程度和功法不同存想中丹田或上丹田。道医养生术里还有将意念关注在五脏的功法,以意念为引,到真气行驻。如存想肝脏,多在肝脏处以青色、青气构建意象;同理,如存想肺脏,多在肺脏处以白色、白气构建意象等。以意念导引真气在此做功,或疗伤愈疾,或修炼脏腑。除了存想丹田和五脏,还可以存想身体中疼痛有伤患的部位。比如运行特定疗愈功法时,就可以存想该患处,引导真气行驻该患处,如胃部不适,就存想胃部导引真气行至胃部,脚踝受伤,就存想此处就以意念导引真气行至脚踝。神人存想在道教存想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这里的“神人” 一般指道教所尊崇的诸位神仙,如太上老君、元始天尊、文昌帝君等,此外还有就是自己的门派祖师。存想即是在脑海中细致地构想所存想神仙的形象。比如存想太上老君,就需要想象他白发苍苍、面容和蔼、身着道袍、手持拂尘的模样,甚至要将他的眼神、神态都尽可能清晰地呈现在脑海中。不仅要构想神人的外在形象,还要深入感受其内在的神韵和气质。除了神,还可以是人。比如自己的师父,可以存想其音容相貌、谆谆教诲。如果有宗门传承功法,练习者可以借助功法的引导与所存想的神人进行神念交流,表达自己的敬仰、祈求或愿望,旨在建立与神仙之间的精神联系。自然景观存想是一种非常贴近生活且容易让普通人接受的存想方式。因为比较常见,跟日常生活有紧密联系,比较容易进行存想。如存想名山大川、红日明月,也可以存想某些植物,如荷花莲座等等。真正的道家存想是需要有传承的正统功法和师门指引才可以练习。普通人也可借助其底层逻辑来进行尝试性感受,体会由此带来的身心变化。存想的底层逻辑就是心无外物、制心于一处,借由平稳的呼吸来帮助大脑构建稳定、清晰的“脑中图像”。所以,存想的第一步,就是呼吸。虽然呼吸大家似乎都会,但想要练成平稳、深长的呼吸,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与其叶公好龙般羡慕那些法力无边的道家存想功法,不如自己从小小的存想练习开始体验:在静室安坐,想象自己的身体是一个皮囊或者气球,随着每一次的呼气和吸气进行有规律的变大和缩小。这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存想试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看,在存想的过程中,尽可能的采用腹式呼吸,借用横膈膜的力量尽量扩展和压缩胸腔和腹腔。在体会平心静气进行存想的同时,进行五脏按摩,促进气血循环。1、初学者在进行存想练习时,不要过于追求效果,也不要刻意追求时长,应保持平和的心态。存想是一个逐渐熟练和深入的过程,不要因为一开始无法清晰地存想对象或无法进入状态而感到焦虑或沮丧。2、存想过程中,如果出现杂念,这是非常正常的。不要刻意去压抑,而是轻轻地将注意力拉回到存想的对象上。随着练习的增多,杂念会逐渐减少。3、存想练习应在身体状况良好、精神状态正常的情况下进行。如果身体不适或处于情绪极度波动的状态,如愤怒、悲伤、过度兴奋等,不建议进行存想练习,以免影响效果或对身心造成不良影响。4、存想练习只是一种养生和提升身心状态的方法,不能替代正规的医疗治疗。如果患有严重的身体或心理疾病,应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存想法作为一种传统的道家养生方法,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内涵。对于普通人来说,合理地练习存想,能够帮助我们调节身心、提升专注力和创造力。如您真的对道家养生修行感兴趣,可以来龙虎山嗣汉天师府道医研究院系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