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不仅只需要医药处方

时间:2025-03-30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130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身体出现不适或遇到外伤前往医院就诊时,往往会经历这样的场景:医生仔细询问病情、进行相关检查后,会为我们开具一张医药处方。这张处方上列着各种药物,以及服药要求。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生病了就要吃药才有可能会好。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生病后仅仅依靠医药处方是远远不够的,膳食营养处方和运动康复处方同样是恢复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医药处方的必不可少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医药处方。医药处方是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症状、身体状况等综合因素,精心开具的药物治疗方案。它是对抗疾病的直接“武器”,对于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比如,当我们患上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时,医生会根据感染的细菌类型开具合适的抗生素,以杀灭病菌,消除炎症;对于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医生会根据其血压水平和身体情况,开具相应的降压药,来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可以说,医药处方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对疾病产生直接的治疗效果。

二、膳食营养处方的不可或缺

然而,药物治疗并非万能,此时膳食营养处方就显得尤为重要。膳食营养处方是医生或营养师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身体状况、营养需求等,为患者量身定制的个性化饮食方案。合理的膳食营养能够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促进身体的恢复,同时还能辅助药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我国最早于1985年开始在医院设立专门的营养科,2022年国家卫健委颁布了《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要求二级以上医院设立临床营养科,负责制定医疗膳食、肠内营养处方,并规范指导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使用。这为营养膳食处方的实践提供了制度框架。随着食物营养知识的普及,民众也越来越重视日常摄取食物的全面性,尽可能的做到碳水、蛋白质和植物纤维等均衡摄入。也逐渐意识到对于生病状态需要有重点的摄入不同营养的食物以帮助身体尽快恢复。

以糖尿病患者为例,由于身体对血糖的调节功能出现异常,患者需要严格控制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膳食营养处方会建议患者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等,同时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蔬菜、水果、豆类等,以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稳定血糖水平。此外,对于骨折患者,为了促进骨骼的愈合,膳食营养处方会强调补充足够的钙和蛋白质。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虾等,以及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鱼类等,都应在患者的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合理的膳食营养,患者的身体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加速康复进程。

三、运动康复处方的如虎添翼

除了医药处方和膳食营养处方,运动康复处方也是恢复健康的重要一环。《运动处方中国专家共识(2023)》(以下简称“专家共识”)发布,由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提出,再由中华运动康复医学培训工程组织国内知名的运动医学、运动科学、康复医学、心脑血管、内分泌、骨科、健康管理、神经精神、肿瘤、中医、疾病预防与控制、民族传统体育等多学科的30多位专家反复多次征求意见修订最终形成。

运动康复处方是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功能状况和康复目标,由专业人员制定的适合患者的运动方案。它可以促进身体机能的恢复,增强体质,尽早恢复健康状态。

比如,对于心脏病患者,在康复期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心脏的耐力,改善血液循环。同时,运动还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更好地吸收药物和营养物质。而对于关节损伤患者,专业的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恢复关节的活动度和肌肉力量,防止关节粘连和肌肉萎缩。通过有针对性的运动康复训练,患者能够更快地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医药处方、膳食营养处方和运动康复处方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配合,相辅相成。药物治疗能够迅速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发展;膳食营养为身体提供了修复和恢复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运动康复则促进了身体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加速了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以因手术而身体虚弱的患者为例,术后合理的药物治疗可以预防感染,减轻疼痛;科学的膳食营养能够补充身体在手术过程中消耗的营养,促进伤口愈合;适当的运动康复如早期的床上活动和后期的逐步增加运动量,可以防止肌肉萎缩,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活动能力,使患者能够更快地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

此外,三种处方的共同作用还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复发。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患者的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得到提高,身体机能得到改善,从而降低了疾病复发的风险。例如,对于患有慢性肠胃疾病的患者,通过遵循膳食营养处方,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规律饮食,同时配合适当的运动,如腹部按摩、慢跑等,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增强肠胃功能,减少肠胃疾病的发作次数。

图片

四、传统医学整体医疗观

虽说在疾病治疗需要医药、膳食营养和运动康复这“三张处方”的概念还处于比较新颖的概念。但我国传统医学在治疗疾病时,就是本着整体生命观来看待患者,不仅关注局部的疾病,更关注整体的生命状态,在治疗过程中除了开出药方,更是在饮食方面和运动恢复方面有着深厚的建树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1、饮食调养原则

均衡饮食:遵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原则,强调食物的多样性,以保证身体获取全面的营养。

辨证施膳: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和季节变化,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例如,湿热体质的患者应避免辛辣、肥甘厚味的食物;虚寒体质的患者则应忌食苦寒、寒凉的食物。

药食同源:许多食物具有药用价值,可以在饮食中适当加入具有调理身体作用的食物。如枸杞、山药、莲子等,既可以煮粥或煲汤,又能滋补身体、调理脏腑。

相信大家在去问诊中医的时候,除了会拿到一张药方单子之外,还会有详细的饮食方面的忌口和注意事项。这包括:

因病忌口: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饮食禁忌。如耳部急性炎症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发物,以免加重病情。

服药期间忌口:在服用中药期间,应遵守医嘱,避免食用与药物相克的食物,以免影响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2、运动恢复原则

中医讲求天人合一的整理生命观。如何尽早驱除疾病恢复健康,也有一套独特运动康复理念:

动静结合:传统医学认为,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体质,但过度运动则会耗伤气血,不利于病情恢复。因此,强调动静结合,适度运动。

形神兼备:运动不仅要锻炼形体,还要注重调节心神。通过运动达到身心协调统一,促进疾病的康复。

主动和被动运动相结合: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这些传统运动疗法,通过以患者意识为主导带动身体运动,不仅注重身心的协调统一,还可以通过缓慢、柔和的动作,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适用于多种慢性疾病和康复期的患者。而推拿、针灸等辅助疗法,通过外力对患者的机体进行外力治疗,也同样可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多种运动方法相结合,,共同促进患者的康复。

我国传统医学在治疗疾病时,对饮食注意和运动恢复方面有着系统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合理的饮食调养和适度的运动锻炼,可以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促进康复的目的。这些传统医学的理念和方法,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在现代医学中,也越来越多地借鉴和融合传统医学的理念和方法,以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健康服务。

所以生病后,我们不能仅仅依赖医药处方,而应该综合考虑膳食营养处方和运动康复处方,“三张处方”共同作用,效果会更好。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我们才能

更好地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享受美好的生活。

撰稿人/华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