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厥阴心包经--心神交汇的核心地带
手厥阴心包经是心脏的保护神,起始于胸腔,浅出属于心包,通过膈肌,经历胸部、上腹和下腹,散络上、中、下三焦,它能够代心受过,替心承受侵袭。
戌时(即19一21点),血气流注于心包。此时,“阴气正盛,阳气将尽”,属于调养生息的最佳时机。
此经分布于人体胸胁、上肢内侧中部、手掌及中指,循行9个穴位,首穴为天池,末穴为中冲。其中有1个穴位在胸前,其余8个穴位则分布在上肢内侧中部及手部。
下面就为大家分别介绍此经的每个经穴。
一、天池穴-活血化瘀疗心病
功效主治:
具有活血化瘀、宽胸理气的功效。主治:咳嗽、痰多、胸闷、气喘、胸痛、腋下肿痛、乳痈、瘰疬等。
取穴定位:
位于胸部,当第四肋间隙,乳头外1寸,前正中线旁开5寸。
穴位配伍:
1、配列缺、丰隆,治咳嗽。
2、配内关,治心痛。
3、配支沟,治胁肋痛。
日常养生:
用拇指腹按揉天池穴,顺时针按摩50次,然后逆时针再按摩50次,经常按揉这个穴位可以让女性心胸变得宽大,不易生气,从而预防乳腺癌。
二、天泉穴-活血通脉益心脏
功效主治:
具有通络活血、理气宽胸的功效。主治:心痛、胸胁胀满、咳嗽、胸背及上臂内侧痛等。
取穴定位:
位于臂内侧,当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
穴位配伍:
1、配肺俞、支沟,治咳嗽、胸胁痛。
2、配侠白、曲池、外关,治上肢痿、痹、瘫、痛。
3、配内关、通里,治心痛、心悸。
4、配天泉、腕骨,治肩臂痛。
日常养生:
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此穴,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每次3分钟,每日2次,对胸闷气短,心脏供血不足的人有缓解作用。
三、曲泽穴-疼痛烦闷曲泽消
功效主治:
具有清心开窍、活血止痛的功效。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泄泻、肘臂挛痛等。
取穴定位:
位于人体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穴位配伍:
1、配神门、鱼际,治呕血。
2配内关、大陵,治心胸痛。
3、配大陵、心俞、厥阴俞,治心悸、心痛。
4、配少商、尺泽、曲池,治疗肘臂挛急、肩臂痛。
日常养生:
用拇指垂直按压曲泽,每次1到3分钟,有效缓解胃痛、呕吐、泄泻等症状。
四、郄门穴-止血安神治胸痛
功效主治:
具有清热止血、宁心安神的功效。主治:心痛、心悸、呕血、胸胁痛、前臂痛、腋肿、疔疮、癫痫等。
取穴定位:
位于人体前臂掌侧,当曲泽穴与大陵穴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
穴位配伍:
1、配大陵,治咯血。
2、配曲泽、大陵,治心痛。
3、配梁丘、足三里、太冲,治神经性呕吐。
4、配内关,治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
日常养生:
用拇指指腹做圈状按压此穴,注意按压时力度要稍重,每次5分钟,每日2次,可缓解心慌、胸痛。
五、间使穴-安神清心和中焦
功效主治:
具有宁心安神、和胃降逆的功效。主治:心痛、胃痛、胸痛、呕吐、癫狂、臂痛等。
取穴定位:
位于人体前臂掌侧,当曲泽穴与大陵穴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穴位配伍:
1、配支沟,治疟疾。
2、配尺泽,治反胃、呕吐、呃逆。
3、配水沟、太冲,治癔病。
4、配腰奇,治癫痫。
日常养生:
用食指指腹按压此穴,按顺时针方向按揉3-5分钟,左右两侧的穴位可交替进行揉,每天数次,对胃痛胸痛有缓解作用。
六、内关穴-安神止痛防晕车
功效主治:
具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的功效。主治:心痛、心悸、胸闷、胸痛、胃痛、呕吐、呃逆、失眠、癫痫、上肢痹痛、偏瘫、手指麻木等。
取穴定位:
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穴位配伍:
1、配膈俞,治胸满支肿。
2、配中脘、足三里,治胃脘痛、呕吐、呃逆。
3、配外关、曲池,治上肢不遂、手振颤。
4、配建里,可除胸闷。
5、配公孙,治肚痛。
日常养生:
用拇指指腹按压此穴,左右两侧的穴位可交替进行揉,每2-3分钟,可调神经紧张。
七、大陵穴-失眠狂躁找大陵
功效主治:
具有宽胸和胃、通络止痛的功效。主治:心痛、胃痛、呕逆、吐血、胸胁痛、癫狂、腕关节痛等。
取穴定位:
位于人体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穴位配伍:
1、配劳宫,治心绞痛、失眠。
2、配外关、支沟,治腹痛、便秘。
3、配水沟、间使、心俞、丰隆,治癫、狂、痫、惊悸。
4、配心俞、巨阙、间使、神门,治疗心悸。
5、配曲泽、内关,治心胸痛。
6、配内关、公孙、足三里、中脘,治胃痛。
日常养生:
用拇指指腹轻轻按压此穴,每次按摩时间以5-10分钟为宜,每日可进行2-3次,对消化不良有很好的帮助。
八、劳宫穴-急救意外卒中按
功效主治:
具有开窍醒神、理气止痛的功效。主治:心痛、心悸、癫狂、口疮、口臭等。
取穴定位:
位于手掌心,横平第三掌指关节近端,在第二、三掌骨之间,偏向第三掌骨。
穴位配伍:
1、配后溪,治三消、黄疸。
2、配涌泉,治五般痫。
3、配水沟、十宣、曲泽、委中,治中暑昏迷。
4、配金津、玉液、内庭,治口疮、口臭。
日常养生:
用拇指指腹或指尖按压劳宫穴,力度适中,每次按压约30秒至1分钟,每日可进行多次,有助于强壮心脏、促进睡眠等。
九、中冲穴-醒神开窍除烦热
功效主治:
具有开窍苏厥、通络止痛的功效。主治:中风昏迷、舌强不语、中暑、昏厥、小儿惊风、舌下肿痛、小儿夜啼等。
取穴定位:
位于手指,中指末端最高点。
穴位配伍:
1、配百会穴、人中穴、冲门穴治中风不省人事。
2、配人中穴、中脘穴、气海穴、曲池穴、合谷穴等治中暑。
3、配印堂穴、百会穴、人中穴、大敦穴、太冲穴等治急惊风。
4、配印堂穴、百会穴、人中穴、大敦穴、太冲穴等治急惊风。
日常养生:
用拇指指腹按压此穴,垂直向下按压,以有酸麻感觉为宜,保持力度均匀,按压3-5秒后放松,对眩晕有帮助。
文字整理/华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