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养生的衣食住行

时间:2021-11-22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565

一把糯米煮成粥,七个蒜头七片姜;

熬熟兑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平康。

这是民间广为流传的 “神仙粥”,正适用于冬日祛风散寒,预防感冒。冬季来临气温降低,草木凋零,许多动物也进入了冬眠,《黄帝内经》把冬日称为“养藏”的季节。今天我们就从衣食住行四方面来聊一聊冬日“养藏”。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图片

一、衣

冬日穿衣,最重要的是“去寒就温”,注意保暖,不要裸露肢体,尤其是腿足的保温。《黄帝内经》认为很多疾病如月经不调、腰腿疼、阳痿等,甚至是“积证”即恶性肿瘤等病的产生,都源自寒邪入体。尤其“寒从脚底生”,所以做好下肢保暖对预防疾病非常关键。慈禧太后的养生秘籍就是“头要凉,脚要暖”。夏天用玉枕清头部虚热,冬天要穿厚底棉鞋,防止寒邪从足部入侵。

二、食

《黄帝内经》中提到:“用寒远寒,食亦同法”的理论。即冬季少吃寒凉,多吃温热的食材。少吃果蔬、海鲜;少喝茶、咖啡等。可选用羊肉、驴肉等肉类;葱、姜、花椒、茴香等配料以及韭菜、桂圆、榴莲等温热的食材。

冬季人的毛孔皆处于闭合状态,所以补阳过盛,容易出现火热内生的病症。因此要注意补阳与滋阴、顺气相结合。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的说法。故冬天在食用补阳之品的同时,也应多食用萝卜等顺气的食材,同时配合龟、鸭、鹅、藕、木耳等护阴的食物。

唐代养生大家孙思邈有“春月少酸宜食甘,冬月宜苦不宜咸,夏月增辛减却苦,秋月辛省便加酸,冬月少咸甘略戒,自然五脏各平安”的养生要诀。强调冬日要少吃咸味,食咸过多会伤肾,同时咸味食品多为寒性,最易伤阳。在《黄帝内经》中也有“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的提示,认为过食咸味会引起肾气、脾气与心气的受损。所以冬日饮食中要减少食盐的摄入,饭菜以清淡为上。

三、住

在冬季为“去寒就温”,寒冷地区应尽量选择窗户朝南的房间,多晒太阳,补充阳气。古代称冬季背部晒太阳为“负暄”,是一种非常好的驱寒却疾的自然养生疗法。

冬日起居也要遵循“早卧晚起”的自然规律。因为冬日夜长昼短,适当的延长睡眠,潜藏阳气,是呼应自然界阴阳之气变化的一种方式。同时避免了早晚气温偏低的时的外邪入侵我们的身体。

在冬季要节制房事。《五经通义》说:“冬至后阳气始萌,阴阳交精,万物气微,在下不可动泄。”古人主张房事应“春一、夏二、秋一、冬无”,冬日人体进入休养时期,要养藏保精,对养生防病具有重要意义。

四、行

冬季运动以舒缓为宜。《黄帝内经》中要求冬日“无泄皮肤,使气亟夺”, 亟是频繁,夺为耗损,就是说冬季不要剧烈运动导致频繁出汗,阳气耗损。所以冬日运动要尽量避免大汗淋漓的剧烈运动,可以选择散步、瑜伽等舒缓的运动方式。同时注意运动前的热身拉伸,因为冬季四肢僵硬,皮肤相对脆弱,所以适度做拉伸可以防止受伤。

综上所述,从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做好冬日养藏,不仅可以让我们过好这个冬天,更可以保肾固本,为来年收获一个健康的好身体。

文字整理/华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