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无需山中求

时间:2022-01-19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1181
说起昆仑山、龙虎山、终南山这些胜地,大家的首要印象不仅仅是旖丽的风景,更是对于在山中求仙、遇仙、升仙这些事迹产生的向往,只要入得山中,便期待会有奇遇与成就。

大家不妨试想一下,如若修行果真如此简单,那么这世间仙人定当比凡人多才对。可现实并非这样,我们是不是忽略了什么?请大家看下面两个小故事:

图片

 “祖天师张道陵与弟子渡江南下,在江西贵溪县云锦山结庐筑坛炼丹,三年神丹成龙虎现,故此山又称龙虎山。张祖六十岁时移居四川鹤鸣山,受太上老君所传《太平洞极经》、《正一盟威二十四品法箓》、三五都功玉印、雌雄斩邪剑等经书、法器,拜为天师,嘱咐天师广行正一盟威之道,扫除妖魔救护生民。于是天师于汉安二年七月登青城山,会八部鬼帅大战众鬼,制伏外道恶魔救护众生,并广收门徒教化于民。东汉永寿元年,在四川赤城渠亭山中,上帝派遣使者持玉册,敕封天师为正一真人,于公元156年在苍溪云台山白日飞升,世寿一百二十三岁。”

 “萨守坚又称萨真人,因早年从医时误用药物伤致人命,于是弃医访道,因听闻龙虎山第三十代天师虚靖天师张继先修为极高,便从蜀地出发前往龙虎山拜师学道,一路的风餐露宿毒蛇猛兽,都不曾退却他的慕道之心。途中于陕西路遇王文卿、林灵素和龙虎山虚靖天师张继先,三师当时匿名各授一法,萨守坚依法行之皆验。后用咒枣术治病救命,用雷法灭邪除妖,用五明降魔扇拔除灾厄。更有王灵官随后纠察萨天师善恶十二年,在此期间,王灵官发现萨天师积德行善救度众生,便决心追随护侍天师,最终二人都飞升成仙。”

图片

这是祖天师和萨天师修道飞升的故事,可能大家关注的重点都在故事中提到的各大仙山、路遇仙人点化传法、最终飞升登仙这几处上,而忽略了祖天师“广行正一盟威之道,制伏外道救护众生,广收门徒教化于民”,忽略了萨天师“坚定不移的求道之心,积德行善救度众生,十二年未曾有一处过失”,然而这些还只是两位天师修行路上一小部分的缩影,更多的是我们看不到的坎坷与坚持。正是因为一生的积功累行,才有最终的飞升成仙。试问,祖天师和萨天师他们是终其一生都在山中修行么?不是,而是在红尘俗世。

“生活即是修行”!
许多人说去山中不为遇神仙,只为求清静,不被俗事纷扰才能修行。什么是俗事?奉养孝敬双亲是俗事,抚养教育后代是俗事,工作生产是俗事,吃喝拉撒生老病死都是俗事,生在俗世间,每一件事都是俗事,生活就是这些俗事构成的。对于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不回避不逃避,勇于面对和解决问题,做好当下好好生活就是修行。所谓居于尘而不染尘,方是修行也!红尘俗事最是炼心,就是这个道理。
道家有副有名的对联曾言:“在家不孝敬父母,何必上山朝师尊”。孝是我们生而为人的基本准则。孝顺就是做人最大的“德”,如果孝字都做不好,何谈修行。其次是诚与信,诚心与诚信不仅是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更是道家修行的不二法门。
 “饥来吃饭倦来眠”,说来修行也不难,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修行其实就是要我们回归纯真质朴的生活,遵从天地自然的规律,也遵从我们身心的规律。而不过多被外界名利物质所羁绊。
图片
其实修行也不易,说到容易做到难,需要我们一辈子去坚持。
可仅是如此,就能得证大道么?还不够,还得积功累德、济世利民。试着回想一下自己当初在祖师座下的盟誓,回想一下自己当初为何会决定修行。仅修自己一人身,是无法得道的,只有在红尘俗世中不断的行善积德、修身炼心才是正途。回看祖天师和萨天师的修行之路便可得知。修行得证大道并非经念得好、坐打得好、道家术法施展得精妙,而是真正秉持了一颗济世利民积功累德之心,并不断践行之。故道家经典有云:凡欲修道,建功为先,利人济世,功德益彰,是以诸天仙真,咸以功德超圣真位,积功满千,形神俱仙。
“好好生活、不辍修行”
师父时刻教导我们要好好生活、不缀修行,才是蕴含了真正的修行至理。“好好生活”就是担负好各自的家庭和社会责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而“不辍修行”,是身为道家弟子都应肩负的修行责任,除了勤加练功之外,更重要的是用自身所学护佑家人、救助旁人,以自身之善念善行,影响并引导他人。所以,修行无需山中求,修行之道在脚下。
 文字整理/华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