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重在养脾胃(下)

时间:2022-12-02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812
前一篇我们介绍了脾胃的重要性以及脾胃虚弱的原因。接下来我们再来简单介绍如何保养脾胃。总得来说,脾胃保养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饮食调理、运动健脾以及道医调养这三个方面。

一、日常养护脾胃需注重饮食调理
“保胃气、存津液”是医圣张仲景再三强调的。因为脾胃是我们的元气之本,而元气又是健康之本。但凡长寿之人,其脾胃功能都是非常好的。反之,弱脾胃功能不行,不仅难以长寿,反而会因元气不足而导致体弱和多病,以及不寿。
那如何进行饮食调理脾胃呢?最好就是以清淡饮食为主,按照国家《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进行合理搭配。遵循指南中提出的八大原则:一、食物多样,合理搭配;二、吃动平衡,健康体重;三、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四、适量吃鱼、禽、蛋、瘦肉;五、少盐少油,控糖限酒;六、规律进餐,足量饮水;七、会烹会选,会看标签;八、公筷分餐,杜绝浪费。
目前各个网络媒体上都会介绍四季滋补脾胃的食疗小妙方,本文在这里就不过多推荐了。需要注意的是,当脾胃处于湿邪胀满的时候最好不要过多食用肥膏厚腻的食物或者滋补膏方,这不仅起不到调理作用,反而适得其反给脾胃消化增加了负担。最好的做法是先清后补。即是先对脾胃进行清理,祛除多余湿邪淤堵,恢复正常功能后,再适当补养。要知道每个人的体质和所处环境各有不同,饮食不能千篇一律,需要参考专业医生的意见以及自己实际。
二、起居运动调理脾胃
脾主运化,同时脾也主肌肉。那么经常进行体育运动,有助于将运化的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个地方,自然也包括我们的肌肉。肌肉得到了很好的濡养,会体现出丰满适中的状态,既不过分瘦弱也不过多肥胖。
同样,我们也知道“久坐伤肉”。其实伤肉就伤的是脾,因为脾主肌肉。如果长期久坐缺乏运动,脾胃的运化水谷的功能就会下降,自然生成不出正常人体所需的气血。慢慢的就会拖累脾脏进行有效的运化,新陈代谢减慢。从而影响水谷精微的输布,吃进去的食物无法很好地消化和吸收。长此以往,湿气内生,人会变得虚胖。
所以,适当进行运动是能够帮助进行调理脾胃的。比如散步、慢跑、爬山、有氧操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有助于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需要说明的是,运动不是越激烈效果好,一定要在身体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与其大强度的运动一次躺平一周,还不如每天坚持半小时的中小程度的运动。道家养生的站桩、导引、太极、五禽戏等等都是很好的促进气血运转、养生健脾的运动。

图片

三、道医养生健脾胃方法
道家研究养生历史悠久,调理手段众多。可以通过针灸、推拿、汤药以及祝由等众多方法来调理。
平常闲暇时可以对照经络运行图敲打、推拿跟脾胃相关的经络,比如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以及疏解情志的足厥阴肝经等。还可以对养生大穴比如足三里、中脘、神阙等进行艾灸,这都是有助于增加脾胃消化功等等。
也可以对照视频做一做养生导引运动,比如八段锦中的“调理脾胃须单举”,五禽戏中的熊戏等等都是专门针对脾胃的动作,包括太极拳等等,这些导引都具有慢中行气、打开经络的优点。长时间坚持下来就能达到调和五脏、促进全身经络气血通畅的目标。
需要说明的是道家养生讲究系统论,每个人的个体情况不同,具体调养方法也不尽相同。如果您是一位深受脾胃虚弱困扰的朋友,不妨可以来嗣汉天师府道医研究院来咨询看看,获得针对自己身体的调理方案。
四、脾胃功能在逐渐变好的征兆
那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理,我们怎么来判断脾胃功能是否变好了,或者是变得更差了,有哪些征兆可以看出端倪?
脾胃功能包括受纳腐熟和运化气血的功能、升清降浊的功能等。如果脾胃功能变好,首先我们不会有脾胃不适的体感,胃口逐渐打开,对于清淡口味的菜肴也能品尝出美味,不再过于依赖重口味的食物。还有就是二便的状态逐渐恢复正常。第二、脾胃功能变好,即是代表运化、代谢水液的能力加强。体感沉重、困顿、疲倦的感觉逐渐改善直至慢慢消失。第三、就是面色改善、肌肉变得丰满、精神变得饱满,学习和工作起来感到精力旺盛,睡眠质量变高,入睡也变得很容易。
以上这些变化,都是脾胃功能变好、气血津液运行恢复正常的好现象。反之如果觉得胸腹胀满、嗳气、嗝逆、恶心以及中焦升降失调、便溏、腹泻等情况愈演愈烈。人也觉得食欲不振、精神困倦、身重懒言等状况都表示脾胃功能在变差。通过以上身体给我们的反馈,我们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指标来判断自己身体的状态。
文字整理/华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