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和胃、祛湿止泻——白扁豆
白扁豆自古以来就是药食两用的佳品,在很多医书中都有记载。李时珍称其“嫩时可充蔬食茶料,老则收子煮食”。因为白扁豆性味平和,一般人群都适合食用。今天就聊一聊食用白扁豆的好处。
白扁豆的功效
《中华本草》认为:白扁豆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能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小儿疳积等。《名医别录》也记载白扁豆能“和中,下气”。
白扁豆微温,温能化湿。大家都知道薏米排湿,但薏米性寒,不适合脾胃虚寒人群和月经女性食用。白扁豆则能做到祛湿的同时不伤脾胃。白扁豆除了健脾化湿外,还具有消暑的功效,《千金方》中就有单用白扁豆煎水喝治疗暑湿吐泻的记载。
白扁豆花也能入药。白扁豆花又名南豆花,味甘、淡,性平,归脾、胃经。具有健脾和胃,清暑除湿的功效,主治痢疾、泄泻、妇人赤白带下。取5~10克白扁豆花,研末、煎汤,或者粥食都可以。
白扁豆的食疗方
早在元代·孟诜《食疗本草》中即有白扁豆的食疗价值的记载,认为其“久食头不白”。鲜嫩的白扁豆做为时蔬炒着吃、蒸着吃都可以。陶弘景称“其荚蒸食甚美”。在《陕西食谱》中还有道菜叫“炸扁豆鱼”,就是把嫩扁豆荚腌制后裹上鸡蛋面糊过油炸,类似炸鱼。也可以把白扁豆直接炒熟当零食吃,或者打成粉调糊糊喝等。总之白扁豆的食用方式很多,以下推荐几款最常见的煮粥、煲汤或煮水的食疗方。
白扁豆粥
白扁豆30克,粳米60克。做法:洗净后一同下锅熬煮,煮至豆烂粥熟即可,每日可食用两次。功效:具有补益脾胃、和中止泻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慢性腹泻、初夏胃口不开人群食用。
白扁豆栗子粥
白扁豆12克,栗子10克,粳米24克。做法:三者一同煮粥,待粥熟时加入适量红糖。功效:具有健脾止泻、化湿止带功效,适用于脾虚泄泻、形瘦乏力人群。
白扁豆瘦肉汤
白扁豆50克,瘦肉100克,盐适量。做法:瘦肉洗净,焯水后切细末,与白扁豆一同放入锅内炖1小时,出锅时加盐即可。功效:具有健脾和胃、祛湿功效,适用于小儿脾虚或暑湿泄泻。
白扁豆水
选择带壳的白扁豆30克,炒焦。或者直接用在药店买炒过的白扁豆30克。做法:敲碎以后再加上水,煎煮30分钟左右,最后再加上红糖来调味。功效:消化不良,腹泻、大便溏薄、不成型。
白扁豆冬瓜饮
白扁豆12克,冬瓜仁10克。做法:以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5天。功效:具有润肺止咳功效,适用于小儿百日咳。
值得注意的是白扁豆也有忌食人群。《食疗本草》中称“患冷气人勿食”。“冷气”是指由于体内气虚生寒,脏腑被寒气所困,表现为腹胀、腹痛,面色发青,手脚冰凉,或是怕冷身体打颤,关节酸痛,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随息居饮食谱》中说患疟疾的人忌食。
食用白扁豆也一定要煮熟。白扁豆个大肉厚,煮粥前最好先浸泡,至少要煮20分钟才可食用,如果煮得不够彻底,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另外,白扁豆不能过量食用,否则会导致气滞,腹部胀痛等症状。购买白扁豆时,最好买炒白扁豆,健脾祛湿效果更佳。好的食材也需要合理食用才能有益健康。
文字整理/华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