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无为”,等于消极躺平吗?

时间:2023-10-25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302

“躺平”,一个近年来迅速蹿红的词语,似乎成为了许多人向往生活的代名词。当今社会,竞争与内卷无处不在,当然人们也有多元化的生活追求,比如躺平。有人认为躺平是种境界,甚至搬出来道祖老子所言的“无为”,把躺平与道家的无为混为一谈。

表面上看,似乎沾了边,究其根本,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今天人们对道家,尤其对《道德经》的误读之一就是“无为”,以为“无为”是什么都不做,是消极避世的哲学。

躺平是通过主观意识上的不作为、不努力,以达到享受生活、追求内心平静的目的,可能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也可能是一种无奈的当下选择。但无为的内涵极其丰富,并不等于躺平,更不是躺平的理论根据。

图片

无为首先是不妄为

无为,首先是在自然之道的规律下,不妄为。

“无为”一词,在《道德经》中出现十二次,被老子引申到为政之说,作为治国方略而反复阐明。

老子时代的社会背景是这样的:列国战乱不断,贵族骄奢淫逸,苛政甚于猛虎,法令多如牛毛,百姓怨声载道,暴动彼伏此起,这些都是统治者的“有为”所致。因此,老子提出“无为”的概念,旨在告诫统治者不要违逆天道而强行所为、恣意妄为,期望他们能够效法道的无为和圣人的“以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无为而治。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无为思想,他所著的《南华经》也强调了不妄为,不要以人为之“智”去毁灭万物之自然,不要以有限之得去殉无穷之名,而要顺天应人、天人合一。

无为重在合道而为

古诗云:“自然之道本无为,若执无为便有为。得意忘言方了彻,泥形执象转昏迷。”无为是自然之道,但若执着于无为的形式便成了有为,得其真意而超脱于表象,才是真正的明了彻悟。

道家以“道”为基本信仰,“无为”便成为了道家对自然界的运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认识,以及个人安身立命的基本态度。道是无为的,但道是有规律的,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运行均遵循道的规律。

道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处不在,似无实有。《道德经》第三十七章中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看似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却能运行日月,长养万物,做成了无数的事情。所以,无为不是无所作为,也不是凭主观意愿和想象行事,重点是要“合道”而为,要在符合自然规律的情况下去办事,这样才能“为无为”、“无不为”。

图片

传统医学中的无为

无为一点也不神秘,既适用于治国齐家、修身养性,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体现。传统医学的源头在于道家《黄帝内经》,所以传统医学在养生、治病等方面也充分运用了无为。

很多人都有体会,得了风寒感冒高烧不退时,睡一觉,用棉被捂出一身汗,可能病就好了,其实这就算无为。棉被捂汗或者服用排汗散寒的药物,正是治病求本,正是通过顺应人体本能来祛除病邪的方法。倘若不知病机,不加辩证,强行降温以达到所谓的指标正常,就是“有为”了。有为的结果往往是病根未去而邪气深入,必将损耗人体正气。

道医从根本上调理人体阴阳平衡,更是将无为发挥地淋漓尽致。道教提倡济世度人、积行累功,除了内丹、外功等养生功法,还有道医之术,数千年来涌现出了诸多名垂青史的道医。如萨祖萨守坚,不仅方方阐教、处处开坛,还心怀慈悲大愿,施财合药、悬壶济世,度人无数,最终功行圆满,位列先天,被尊为道教“四大天师”之一。

无为思想极其高明,是道祖老子的大智慧,却并非人人都可以轻易达到。无为既不是躺平无所作为,更不是妄凭机巧逆天而为,而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靠近真正的大道,认真思考、用心体悟,做到清静内守、返璞归真,如此方能通达于心、圆融无碍,让无为成为最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纲领。

文字整理/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