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诊有“神器”

时间:2023-12-04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133

有人很好奇,中医师坐堂面对病人时,是如何判断其病情的呢?望闻问切里的问,又该问些什么。

图片

中医问诊是一个非常考验中医师水平的环节。既反应出医师的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也能反映出对实际经验的多少。明代著名医学界张景岳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为了提高辨症施治的准确度,特编制了十问歌,收录于《景岳全书·传忠录·十问篇》: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
见定虽然事不难,也须明哲毋招怨。

清代医学家陈修园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修改补充,收录于《医学实在易·问证诗》: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新中国成立后,卫生部中医司下发文件《中医病案书写格式与要求》里,将其又进行增补完善:

问诊首当问一般,一般问清问有关,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将诊疗经过参,
个人家族当问遍,妇女经带病胎产,
小儿传染接种史,痧痘惊疳嗜食偏。

通过以上问诊歌,我们可以了解到,问诊即是医师通过语言来跟患者以及陪诊者进行交流,从而探知病因、病情以及其他和病情密切相关的因素,以帮助医师对疾病做出诊断的方法。

问诊不仅要问到上述的方方面面,还要与“望、闻、切”三诊进行相互印证。如病情的发生、发展过程、有无诱因、主观感受、以及既往健康状况等。是辨症中不能缺少的一环,这些“背景信息”掌握得越详细,越有利于医师做出准确的判断。故而,问诊具有重要意义,是实际操作中的第一步。有效的问诊、准确的判断能帮助医生做出最有利于患者治疗的方案,为实际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医师问诊,除了要有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沟通技巧之外,还需要具备基本的同理心要能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关键信息,不能借问诊之名,询问与疾病无关的话题、刺探患者隐私。问诊过程中尽量保持客观的判断、平和的情绪,尽量避免过度夸张的情绪给患者误导、无端带来精神刺激,更不能暗示、诱导病人,使其回答出自己期望的答案。

图片

一次有效的问诊,不仅对医师有较高的要求。对患者也必须有相应要求。

如最起码的要求就是口齿能言。中医之所以讲儿科称之为“哑科”就是因为儿童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不适,甚至婴儿都不还不会说话。另外还有上了年纪的老人容易出现听力减退、表达不清的情况。再就是某些特殊疾病影响了神智、或者已经处于昏厥状态等等,都不能有效进行问诊。

其次就是言之有物。相信很多中医师在问诊的时候会深有感触,有很多患者语言表述前言不搭后语、所问非所答,更甚者会把家里陈芝麻烂谷子的事都说一遍。

然而,不能很好配合中医师进行问诊的情况,在现实环境中会经常发生。那该怎么办呢?

嗣汉天师府的四象脉诊就能很好的帮忙解决这个问题。以道家传承为基础结结合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功能,创立出“以气呈象”的脉诊技法。以“气”为沟通载体,通过道家内功修习,强化手指对“气”的感知。以冷、热、干、湿、滑、涩、锐、钝、细、糙、软、硬、酸、胀、麻、痛、痒及物体质感、形状等多种触觉感受,对应判断人体内病变情况。

所以,四象脉诊具有“准确”、“精细”、“容易掌握”、“快速精通”等特点。其超越了传统脉诊对于脉搏跳动的抽象感知,用“气”进行全息扫描,探索身体病象,再将结果快速精准直接呈象在指尖,真正做到了“大道至简”,是一门堪与现代医学技术仪器媲美的道医脉诊技术。

图片

四象脉诊技术应用在临床问诊中有哪些好处呢?

首先就是诊断更快速,只要一搭上手,患者体内的主症就会在手中呈像,这样中医师就避免被患者的表述所误导,能精准的找到病机,可以提高问诊效率。

其次辨证更加准确,极大程度避免了被患者误导。现代很多人喜欢化妆,有些人还习惯刮舌苔、涂指甲油、喷香水,甚至还会做些医美项目等,这都会对中医师造成影响。其次在面对患者的表述上,也避开了主观因素的干扰。比如对作息规律、饮食偏好等自我主观认知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进而影响了医师对病情的判断。

学会了用四象脉诊辨证,因为辨证准确又快速,有利于在患者心中建立信任,在治疗过程中配合度会更好。

最后这点好处是针对医生个人而言。可以提高单位时间里看诊病人的数量,有助于更快提高医疗水平,而不是等青丝熬成白发才能成为“名医”。

《黄帝内经》曾言:“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切而知之谓之巧”。只要掌握了四象脉诊,就可以说,五指之下如有神,患者的阴阳寒热、虚实表里都呈现在医师手上的象中,辨明主症后即能辨证施治,极大的提升了治疗效果。可以说,四象脉诊是现代中医师的“神器”,也是嗣汉天师府传承道家医术的神奇之处。如您有兴趣,欢迎可以前来咨询体验。

华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