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

时间:2024-03-12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74

“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这里的二月二指的是农历二月初二,又被叫做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或龙头节,是农耕民族的传统节日。

起源

关于“龙抬头”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在元代的《析津志》中,“二月二日,谓之龙抬头。五更时,各家以石灰于 井畔周遭糁引白道直入家中房内,男子妇人不用扫地,恐惊了龙眼睛”。

记载虽出现在元代,但民间关于这个节日的起源之说远早于文字记载。

源自原始崇拜:龙在古人的信仰中,是司管行云布雨的瑞兽。传说武则天自立称帝,惹得玉帝大怒,遂令龙王三年不准下雨。但龙王不忍生灵受此劫难,便偷偷雨缓解灾情。玉帝得知后非常生气,将龙王压于山下以示惩罚。而百姓却感恩龙王降雨之举,日日祈祷,最终感动了玉帝,乃于二月初二将龙王释放,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当然,传说终归是传说,二月二的由来归根结底是人们对于“龙”的原始崇拜,以及农事对雨水的极度依赖有关。

源自农耕文化:农历二月初二正好在惊蛰节气的前后。惊蛰时地气通,蛰伏的昆虫开始出土,万物都恢复了活力,因此传说中的龙也会从沉睡中醒来,抬头升天行降施雨之责了。当然,这是源自原始崇拜的神话传说。“龙”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龙,鳞虫之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其中的“春分而登天”是指春分时期,二十八宿中的角宿开始出现在天空。因苍龙七宿的出没周期与一年农时的周期相一致,所以当春分农耕开始,苍龙七宿也在东方地平线慢慢上升,而最先露出的是角宿,意为东方苍龙初露头角,即为龙抬头。

除此外,还有传说三皇之一的伏羲氏极为重视农桑,每年二月初二这天,都要亲自到田间耕作,由此引得后来的君、臣、民纷纷仿效,也就形成了春耕节。

可见,“龙抬头”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天象时令的观测结果。其虽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但广泛流传成为全国性的节日,并出现在文献上的时间是在元代及之后。

图片

习俗

作为民间的传统节日,二月二自然也会有众多的民俗活动。

民间认为龙掌管着风雨,是吉祥的化身,只有龙威大发才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而二月二这天的饮食都以“龙”来命名,如吃春饼叫作吃“龙鳞”,吃饺子叫作吃“龙耳”,吃馄饨叫作吃“龙眼”,吃米饭叫作吃“龙子”,吃面条叫作吃“龙须”等等。

除饮食上的讲究外,在这一天妇女还不能做针线活儿,如果动了针线,就意味着会伤到龙的眼睛。

还有“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用点蜡烛、点油灯的方式照亮暗处乃至高处,或用硫磺、艾蒿熏家中的器物,以便在惊蛰之前找出毒虫加以消灭。

更有“二月二,剃龙头”。由于坊间有“正月里剃头死舅舅”的说法,因此在龙抬头这天剃头便成了最佳选择,也就有了“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和“二月二龙抬头,家家男子要剃头”的说法。

以及“二月二接宝贝儿”之说。在二月二这天,父母会把出嫁的女儿从婆家接回来小住几日,这些被接回娘家的女儿们这几天除了吃喝就是串门聊天,轻松又愉快。

虽然二月二是全国性的节日,但也因地域的不同导致各地风俗的不同。比如南方的沿海地区,二月初二要举行社祭来祭祀土地神;又比如北方一些地区,二月二要围粮囤、引田龙等。

总之,二月二的诸多风俗都与敬龙祈福相关,体现着人们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

图片

诗文中看二月二的流变

如果我们将节日定义为“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的话,那么“二月二”正式成为一个民间节日的时间是在唐朝中期。

如“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明朝二月二,疾平斋复毕。应须挈一壶,寻花觅韦七”、“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万里忆归元亮 井,三年从事亚夫营。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等,诗文中都体现出了当时聚会、宴游、踏青等节日习俗。

到了宋朝,不仅延续了唐朝的二月二习俗,更出现了挑菜、迎富等民俗。如“葛根已尽麦方青,延颈东来米价平。怕听三更三点雨,要占二月二朝晴”、“才过结柳送贫日,又见簮花迎富时…,里俗相传今已久,谩随人意看儿嬉”等。

元明时期的一些地方依旧传承了唐宋时期的踏青、挑菜、迎富的习俗。同时,此时期也是二月二节日的转型期,其中最重要的体现便是与“龙”联系了起来。如元杂剧《朱太守风雪渔樵记》中的一段“我直到二月二,那时可是龙抬头,我也不敢抬头”。

到了明朝,二月二与龙、撒灰相关的习俗记载明显增多。如《宛署杂记》中“宛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如《帝京景物略》中“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薰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如《赵州志》中“以灶灰围房屋,辟百虫,具鲤鱼猪脯馈新归之女,曰开素”,如《淳安县志》中“花朝,二月二日,东西坊市为会,务以华丽相高。其间有露台甚奇巧,然亦观上人好尚而为之。乡间于是日祭里社”等。从这些记载来看,二月二的重要节俗如引龙、填仓、驱虫、迎女、祭社等在此时期都已出现。

这些节俗活动的出现,使“二月二”从内容相对单调转化成为一个以崇龙祀土、驱避害虫、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的复合型节日。

二月二,是在二月的节气、物候、月令的基础上,吸纳了既有节日的传统,且不断丰富发展而成的,其具有多样的文化活动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

 文字整理/华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