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人,何必认命,道士说:我命由我不由天
《黄帝内经》云:“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北斗经》云:“人身难得,中土难生。”
人,是禀赋天地之气的万物之灵,生而为人实在是一种极大的幸运。
自古以来,道教就十分重视人的生命,并将仙道贵生作为重要教义。凡人终有一死,道人却从不认命,而是以长生久视、得道成仙为至高目标,他们在修行过程中,参悟自然之理,窥探造化之机,总结出一个特别的理念:我命由我不由天。
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内涵
“我命由我不由天”最早出自葛洪之言,指的是可以通过丹道益寿延年。葛洪是东晋时期道士,也是著名的炼丹家、医学家,在他看来,神仙是一定存在的,人类的寿命也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他所著的《抱朴子》云:“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紫阳真人张伯端的《悟真篇》也云:“一粒灵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
人到底能不能掌握自身寿命呢?显然道士认为可以做到。在道教观念中,人的生命同天地一样,都是由大道所化生,虽然普通人难以避免老病死,但“顺为凡,逆为仙”,人如果通过特定的方式来修炼身心,就能实现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人行大道,号曰道士。”从历代得道祖师作出的亲身示范来看,作为大道的践行者,道士提出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并非仅仅是一种哲学意义的理论,更不是简单向死亡宣战的口号,而是具有鲜明实践、理性底色的修行指导。
随着道教的影响深入社会文化生活,世人渐渐将“我命由我不由天”中“命”的含义从寿命延伸到命运,认为通过个人努力还可以改善命运。《道德经》云:“自胜者强。”不论是寿命,还是命运,拒绝宿命论,尝试将“命”的走向摆脱上天的安排,由自己决定,这本身就是一种自强不息、勇毅前行的积极人生态度。
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意义
道教并不回避生死,而是更加重视这一问题,倡导“修今生”,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气魄一往无前,超越生死。道士在修行这场生命实践中,著作出了很多理论经典,同时也产生了道医、武术、内丹术、斋醮科仪、预测术等独立的学科体系,后人将这些道术总结为“道门五术”,也就是山、医、命、相、卜。道士不仅将这些道术用于辅助自身修炼,还此在红尘中济世度人、积行累功,为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理念蕴含深刻的道家智慧,在漫长的岁月中,浸润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融入了中国人血脉之中。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毕生追求修身养性、完善自我,他们胸怀远大理想,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引领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绵延不绝,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
在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我命由我不由天”依然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精神财富与思想源泉。它激励人们坚定理想信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轻易向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屈服认输,而是以乐观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探寻人生真谛,担当起个人、家庭与社会责任,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总之,虽然道教讲究清静无为,但其真正核心是是顺应自然而为,是无为无不为。虽然道教外在的表象是追求长生不老,其内在的出发点是探寻宇宙本源,是回归大道本身。“我命由我不由天”正是道教文化的重要体现,其内涵浩渺深邃,波澜壮阔,是中华文化宝贵的传统思想。若能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必将体悟到不一样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