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医小科普 | 传承是什么

时间:2024-05-17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893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文明的东方大国,文化源远流长。在厚重的中华民族文化面前,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没有传承就难以把精大博深的中华文明延续下去,正如培根所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本质上也是人类文化的传承,失去了传承就不能够继承,更谈不到发扬光大。

传承,泛指对某某学问、技艺、教义等,在师徒间的传授和继承的过程,也指前人或祖先留下来的文化、传统、技能等,通过教育、传授等方式传递给后代,使其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的过程。例如,中国的传统文化、医学、手艺等都是通过传承的方式得以延续下来。

关于传承,在《孟子》中有记载:梁惠王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君主,他非常关心国家的治理,同时很虚心的请教孟子关于如何为政的问题,孟子告诉他应该推行仁政,关心百姓的疾苦,从而使他们安居乐业。梁惠王被孟子的言论打动,遂决定将孟子的思想传承下去。这个典故,讲述的是正确理念,思想被传承下去,传统文化和智慧得到延续发挥。而当今社会,传承的体现方式更是多元化,比如百年的企业,经过一代代传承流传至今,医药类知名的同仁堂,胡庆余堂,餐饮的全聚德,天津狗不理,桂发祥十八街麻花,以及知名的泥人张等等,全国,全世界数不胜数。

一、什么是文化传承?

二、  文化传承是指一种跨越时间、地域、种族、国界等限制,以语言、文字、习俗、艺术、信仰等形式,代代相传的文化传统。它涉及将一代人的知识、价值观、信仰、传统和技能等有关文化方面的精华传递给下一代的过程。文化传承问题不是一件机械性的事务,也不是建几个传统文化基地就可以解决的,更不是形式上的活动。文化传承,需要的是言传身教,脚踏实地。

对于现在的文化传承,虽然有不同声音的存在,但多数人都保持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同时以开放的心态对待自己不理解的文化形式。文化需要传承,需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使后人能够了解和接触到前人的智慧和经验,从而“取其精华”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通过文化传承,也让我们能保留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图片

二、什么是中医传承

中医传承是指将中医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代代相传的过程。它包括对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对中医名家的经验传承、对中医技术的传承等。中医传承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师承传统:是中医传承中最古老也最传统的方式。徒弟跟随师父学习,通过师父的言传身教,学习中医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这种传承方式注重实践和体验,徒弟可以在师父的指导下亲手操作,深入了解中医的诊疗技术和治疗方法。

学习经典:中医经典著作是中医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学习《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可以深入了解中医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同时,通过研读经典,也可以领悟中医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

现代化教育: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传承也开始引入现代化教育的方式。比如,通过中医药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系统地学习中医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这种传承方式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可以培养出具备现代医学知识和技能的中医人才。

网络教育: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中医传承也开始借助网络平台进行。通过网络课程、在线讲座等形式,可以让更多的人接触到中医的知识和文化。这种传承方式具有灵活性和便捷性,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

总之,中医传承的方式多种多样,既有传统的师承和经典学习,也有现代化的教育和网络教育。这些方式各有优劣,可以相互补充和配合,共同推动中医的传承和发展。

三、什么是道教传承

道教传承是指道教思想、教义、仪式等方面的传递和继承。道教传承强调信仰、修行和精神层面的追求,注重个人与宇宙之间的和谐共处。在传承过程中,不仅要传递道教的基本理念和知识,还要强调实践和应用,使受教者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道理和方法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道教传承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师徒传承,另一种是经典传承。

师徒传承:在道教中,师傅通常会选择具有慧根、缘份和悟性的弟子进行培养,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授给他们道教的教义、修行方法和文化内涵,徒弟通过向师父学习,可以逐渐掌握道教的精髓和技能。这种传承方式强调个人体验和直觉理解,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隐秘性。

经典传承:道教中有许多重要的经典,如《道德经》、《阴符经》等,这些经典被视为道教的核心文献,包含着道教的哲学思想、修行方法和道德规范等内容,也是传承的重要载体。后人通过阅读和理解这些经典,可以逐渐领悟道教的精髓和思想,成为道教的信徒和传承者。这种传承方式相对较为客观和公开,可以通过阅读和交流等方式进行传播和交流,帮助人们了解自我和世界,实现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对于道教传承至今,除了以上两种主要的传承方式有关外,也跟道教与民众在生活中高度融合有关。道观作为道教的文化场所,在民众祈福过程中,也让民众切身感受到道教的文化气息。道教中的一些观点,也被民众在生活和工作中所接纳,如“道法自然”、“上善若水”、“仙道贵生”等。更重要的是道教将济世利民、积功累德的作为修行宗旨,与民众切身利益相合。可以说民众需要道教,而道教也依托民众才能传承千年。

无论是哪种传承方式,都需要对道教的教义、历史和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悟性和机缘才能真正的领悟道教的精髓和思想。

关于道法传承,张宇初天师在《道门十规》也指出:不论是科仪道法,或者是内修道法,道法都有一定的传承规矩。学道的人,一定要按照传承系统才能学到正统的道法,不然就可能走上旁门左道。也说明了道教传承的重要性。

图片

四、什么是道医传承

道医是道教在追求长生成仙等思想的理论实践促动下,与传统医学相互交融过程中,由教内宫观道士学者、教外道家学者“以医弘教”、“以医传道”、“以医自济济人”为手段而自然演化出的一支特殊的医学流派。可以说道医是一门带有鲜明道教色彩的中华传统医学流派,既谈道教,又谈中医,因此,道医的传承,既有传统中医关于技法和治病思路的传承,也有道教关于道术心法的传承。

道医技法传承,包括了治病技法,如针、灸、推拿、点穴、正骨等传统医学技法的教导,这部分需要熟练去进行掌握;除了治病技法,治病思路也尤为重要,特别是针对病症的辨证思路和治病技法的组合经验。而道医传承中最为重要的,则是道术心法的传承。传承分传和承,一个是师父的传,一个是弟子的承,而承是需要弟子用心去承接才行,传承便是“心心相印”的过程。治病技法只要自己认真学,好好练,就能很熟练地使用,而“心法”是需要师父所给。去过天师府学习过四象脉珍的学员都体验过,在上课前,普通人摸脉还只是能摸到脉搏的跳动,而当正式上课给予传承后,手指上就能呈现出对应病症的脉象,如寒症,在手指上呈现的就是“冷”;热症,在手指上呈现的就是“热”。这中间关键的因素,就是传承的力量。

对于道医入门弟子,更易体会到传承的力量,道术治病法,师父给予传承后,即刻就能用出来,且有直观的效果。而道医弟子,若不遵循本门戒律,传承也就会自动失去。这就告诫道医弟子,除了学习治病技法,更重要的是时刻牢记师门的戒律,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正知、正言、正行”。得遇明师不易,得遇正统传承更不易,道医弟子,应时刻谨记本师门戒律,将所学治病道术用于正途,在治病过程中,自我感悟,提升自己,在修行的道路上,持之以恒,守住心中的一杆秤。

文字整理/华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