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端午,养生增福

时间:2024-06-10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417

端午,一个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节日,它不仅是中国传统习俗中重要的祈福、祭祀节日,也是道教的地腊日。

一、道教如何过端午

《道书》述曰,“五月五是为地腊,此日,可谢罪求请移易官爵,祭祀先祖”。

云笈七笺》:此日五方大帝会于南方三炁丹天,查生人祖考及见世子孙所行善恶,以定罪福, 校定生人官爵。

《三官经》载,道君曰:“世间众生,招瘟惹灾,毒气流行,众生染着,皆是造恶非善,冤雠相并,致生恶疾,淹延未愈,若诵此经,病即痊愈,若诵经者,至端阳中元之日,即有三元,追回行瘟等众,考较轻重等罪,俱一赦除。”世人造恶非善,定要至心称念三元赦罪天尊,既有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图片

二、端午民间习俗

端午习俗繁多,除了赛龙舟和包粽子,还有挂艾草、菖蒲,佩戴香囊,饮雄黄酒,以及给孩子额头点雄黄等。艾草和菖蒲因其特殊的香气,被视为能够驱邪避疫,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悬挂。香囊则是小巧精致的手工艺品,内填多种中药材,既可装饰,又能驱蚊避秽。而雄黄酒,古人则是将雄黄粉末溶于酒中,有消毒杀菌的效用,不过现代医学建议谨慎饮用。

三、端午如何养生

端午正值夏季,天气渐热,湿气加重,因此养生尤为重要。一是养阳防湿,应减少生冷食物摄入,适当晒太阳,以固护阳气。二是艾灸祛湿,通过艾灸特定穴位,如足三里、关元等,可有效驱除体内湿气,增强体质。三是泡脚,使用艾叶、花椒等草本材料煮水泡脚,有助于舒缓疲劳,促进血液循环。四是兰汤沐浴,用艾草、菖蒲等草药熬制的水洗澡,有清洁皮肤、提神醒脑之效。

在养生方面,可以着重注意饮食调养、起居习惯、运动保健和精神调适四个方面。

端午期间,推荐食用具有健脾利湿功效的食物,如薏苡仁、赤小豆、茯苓、扁豆等,可以煮粥或炖汤,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湿气。同时减少油腻、辛辣、生冷食品的摄入,这些食物容易损伤脾胃,加重体内湿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黄瓜、西瓜、冬瓜等,它们富含水分和维生素,有利尿解暑之效。

还可使用药膳调理,利用当季草药,如艾叶、佩兰、陈皮等,配以肉类或豆制品,制成药膳,既能补充营养,又能调和气血,增强体质。

起居习惯方面要注意早睡早起,顺应夏季阳气升发的特点,尽量保持规律作息,早睡早起,以养心神。中午若有闲暇可以午休片刻,夏日昼长夜短,适当的午睡可以帮助恢复精力,缓解疲劳,但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夜间睡眠。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湿气积聚,利用早晚凉爽时段开窗通风,改善居住环境。

端午期间,适合进行温和的户外活动,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既锻炼身体,又可亲近自然,增强免疫力。推荐游泳、划船等水上活动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借助水的清凉,有效降低体温,缓解夏季炎热带来的不适。

夏季易使人情绪烦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通过阅读、冥想、书法等方式修身养性,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若有兴趣,可以参与端午的传统习俗,如包粽子、赛龙舟、插艾草等,不仅能增进家庭与社区的和谐,也是一种心灵的抚慰和文化的传承。

艾灸也是端午时节常用的养生方法,选取关元、足三里、神阙等穴位,可以温补阳气,祛湿散寒。通过在背部或腿部特定穴位拔罐,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体内湿毒的排出。

图片

四、端午注意事项

在欢度佳节的同时,也需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适度:粽子虽美味,但糯米不易消化,不宜过量食用,尤其是老人和小孩。

2.合理安排活动:参加龙舟赛或户外活动时,注意防晒、补水,避免中暑。

3.安全第一:在家悬挂艾草、菖蒲时,注意固定牢靠,防止掉落伤人。

4.理性饮用雄黄酒:考虑到雄黄的毒性,现代人多采用黄酒或五加皮酒替代,适量饮用,避免直接服用雄黄。

5.保持个人卫生:虽然端午有佩戴香囊的习俗,但仍需注意日常清洁,预防夏季常见疾病。

端午养生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饮食、起居、运动、心理等多个方面。在这个传统节日里,让我们不仅仅享受节日的乐趣,更通过这些养生智慧,为自己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文字整理/华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