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神话:悟空》聊聊道教文化中的正神:土地爷

时间:2024-09-12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572

在这个炎热的暑假,国产3A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爆火,随着大家熟知的悟空又一次出现,86版《西游记》同样也火遍国内外的互联网。在《西游记》中,有一位老神仙的出镜率特别多,那就是土地公公。在影视中,当孙大圣在一处遇到妖怪,首先会唤出“土地老儿”了解情况,这时候和蔼亲切的土地公公就会现身,对大圣的询问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土地公公,也称土地爷,是民间信仰最为普遍的神灵之一。

在古时,毫不夸张夸张地说,凡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祀奉土地神的现象存在。与那些高居三十六重天之上的先天尊神相比,在民间传统观念中,居于人间土地庙中的土地爷显得非常亲民,他执掌一方土地的大小事务,不但掌管着人类的生老病死,还监管着此地的飞禽走兽。每月的初二、十六,土地公公下界到人间监查世人的善恶,并于庚申日上奏天曹。

图片

土地爷的形象大都衣着朴实,平易近人,慈祥可亲,多为须发全白的老者。

清《集说诠真》中记载:“今之土地祠,几遍城乡镇市,其中塑像,或如鹤发鸡皮之老叟。或如苍髯赤面之武夫……但俱称土地公公。或祈年丰,或祷时雨,供香炷,焚楮帛,纷纷膜拜,必敬必诚。”民间之所以到处安土地神,主要是古人认为土地神甚为灵应,保佑着一方土地的平安,俗话说“土地灵,虎豹不入境”,土地爷也备受百姓的尊崇。

土地神源于古代的“社神”,是管理一小块地面的神灵。

《公羊传》注曰:“社者,土地之主也。”《孝纬经》:“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为社而祀之,报功也。”《通俗编·神鬼》:“今凡社神,俱呼土地。”殷商时期,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因而土地神更多带自然属性。汉武帝时将“后土皇地祇”奉为总司土地的最高神。汉唐以后,土地庙遍布各地,崇奉最盛要属明代,当时不仅各地村落街巷处处有土地庙,甚至仓库,草场中都有土地祠。

在道教的神仙体系中,土地神,是掌管并护佑一方土地的神灵,又称“福德正神”,“社神”,“土地公公”,“土地爷”等,二月初二为土地神诞。

土地神虽然地位较低,但其神职信仰却最广。在道教斋醮仪式中,土地神常尊受行法道人差使,在“建坛”与“解坛”环节,都有祭祀土地神的节次,道教认为“土地神祇,传递表章;护持坛场,营卫斋功”。作为道教八大神咒,“安土地神咒”也是学道修道入门必修之咒。天师府的祝由医学中,在请神咒中,也有“本方土地”的表述,可见土地神在道医符咒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图片

《安土地神咒》

元始安镇,普告万灵。岳渎真官,土地祇灵。左社右稷,不得妄惊。回向正道,内外澄清。各安方位,备守坛庭。太上有命,搜捕邪精。护法神王,保卫诵经。皈依大道,元亨利贞。

安土地神咒,相当于是一个普告,即告诉所至之处天地之间的万灵,这里或要开坛或要洒净,不要惊奇或是惊慌,请各归正位,各司其职。

文字整理/华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