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方之当归建中汤

时间:2024-12-15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699

当归建中汤,在中药方剂中属于温里剂,被收录于首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方由当归、芍药、甘草、生姜、桂心、大枣组成。

当归建中汤的出处

本方首载于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书内载其名为 “内补当归建中汤”,在他晚年所著的《千金翼方》中去“内补”二字,易名为“当归建中汤”。

原文记载为“治产后虚羸不足,腹中疾痛不止,吸吸少气,或若小腹拘急挛痛引腰背,不能饮食,产后一月,日得服四五剂为善,令人强壮内补方。当归四两,桂心三两,甘草二两(炙),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右六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为三服,一日令尽”。

后世医籍中对于当归建中汤的组成、用量、主治等记载并无太大差异,且在历代古籍的传承过程较为连续,其疗效也受到了历代医家的认可。

当归建中汤的方义功效

本方具有温补气血、缓急止痛的功效,主治产后津血不足、寒瘀内阻而导致的虚羸不足,症见腹中隐痛不已、吸吸少气,或小腹拘急、痛引腰背、不能饮食。

可见当归建中汤主治疾病以产后病为主,皆因虚、寒、瘀混杂是妇人产后的主要特征。因此当归、芍药二者同用,可补血活血、柔肝滋阴;桂枝可温通经脉,祛腹中冷痛,助阳化气,再配合滋补的当归和芍药,方显阴中求阳之功;生姜、大枣可补中益气、固护气血生化之源,有辛甘化阳之效;甘草不仅可调和诸药,同时可助芍药缓解经脉挛急,且还能滋阴补血。

方中诸药配合,可达气血双补,且温煦平和、补而不滞的效果。

当归建中汤的应用

原文记载当归建中汤主治妇人产后病,但在后世医籍记载中发现,历代医家临证使用本方,经化裁后还可用于治疗消渴、饥伤、肠痈、血虚自汗等以气血虚弱为病机的其它疾病。

加减化裁使用:若大虚,可加饴糖六两,汤成后纳之于火上,饴消;若患者去血过多,崩伤内竭不止,可原方加地黄六两,阿胶三两,汤成后去滓,入阿胶;若无当归,可以川芎代之;若无生姜,则以干姜三两代之。

在现代医学临床应用中,当归建中汤仍以治疗妇产科疾病为主。如有少腹冷痛、按之则舒,且身体虚弱;如遇顽固性腰痛,遇冷则重,且常伴有腹痛和下肢痛;如痛经时,且素体虚弱、贫血、常常腹中冷痛;如不孕症,且素体虚弱、脾气虚、时感疲劳倦怠;如产后腹痛,时感疲劳、腹痛,且有贫血症状;同时此方亦可作为产后的强壮剂,常用于产后虚弱。

其次还可用于治疗内科疾病。如女性坐骨神经痛、腕神经痛,以体质虚弱、有贫血倾向的为指征;如腹膜炎,以腹部板硬、压痛,且有包块为指征。

除此外,当归建中汤还可治疗痔疮,症见痔核脱出,且患者体质虚弱,有贫血倾向。

文字整理/华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