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道教修行就是为了赚钱,行不行啊

时间:2024-12-20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1128

不行!

你有没有听过这么一句话:三清门下好赚钱,有朝一日命来填!

这可不是道教典籍的经典语录,而是对那些借着修行名义骗钱的假道士的调侃。这句话,源自于仙侠类小说,但它在现实社会中的流传与影响,远远超出了文学作品的范畴。

这句话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了现代社会中一种令人忧虑的现象:一些人利用道教修行的名义进行敛财。

还真有这么一些人,他们穿着道袍,摇着扇子,嘴里说着“清心寡欲”,手上却忙着数钱,把修行做成了生意。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修行的初衷,更触及了社会的道德底线。

一、越来越跑偏的社会现象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一些人将修行视为一种可以迅速获取经济利益的手段。他们打着修行的旗号,收取高额费用,甚至进行诈骗活动。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修行的声誉,更让人们对修行产生了误解和怀疑。比起修行,他们更看重物质利益,修行只是他们赚钱的幌子和招牌。他们不是真心想修行,而是把修行视为一种可以获取物质利益的工具。

图片

二、对修行人的启示

“三清门下好赚钱,有朝一日命来填”这句话它提醒真正的修行人要时刻保持警醒,坚守修行的初心和道德底线。

一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你得记住,你为了什么要修行?

是为了内心宁静,还是为了超凡入圣?

反正不能是为了赚钱。

所以,别让那些花花世界的诱惑迷了你的眼,守住初心,才是硬道理。修行的本质是一种内心的修炼和提升,是追求精神层面的富足和宁静。因此,修行人应该明确自己的修行目标,坚定信念,不被世俗的喧嚣和诱惑所迷惑。

二是走正道,行善事。

修行不是用来捞金的,是用来积功累德的。你要是打着修行的旗号干些不正当的勾当,小心哪天报应不爽,修行不成反成笑话。

修行人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成为社会的楷模和榜样,应该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传递正能量,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

三是承负不虚,报应不爽。

这句话可不是吓唬人的。你种下什么因,就得收什么果。别以为现在“好赚钱”,哪天说不定就得“命来填”了。不义之财终将带来不良的后果。因此,修行人应该保持内心的清净和善良,远离贪婪和邪恶。为自己和社会创造更多的福报。

图片

三、给我们的警示意义

“三清门下好赚钱,有朝一日命来填”,不仅是对那些修行界的“生意人”的讽刺,也是对我们每个人的提醒。

修行人的警钟:修行不易,且行且珍惜。别被那些表面的光鲜亮丽给迷惑了,修行得用心,得真诚。不要被物质利益所蒙蔽双眼,忘记了修行的真正目的和意义。应该时刻牢记修行的初心和使命,不断追求内心的清净和精神的富足。

大众的慧眼:对社会大众来说,这句话是一种提醒。人们要提高警惕,增强辨别能力,不被那些打着修行旗号的商业行为所欺骗。要学会辨别真伪,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和欺骗。

四、适度收费不影响修行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用道门法术赚钱的行为都是错的。我们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只要取之有道,行善积德并兼顾自家营生,这样的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许多道门法师虽然以此为营生,但他们仍然秉持师训,持守师门戒律,是真正的道门弟子。修行的本质是一种内心的修炼和提升,但修行之人也需要面对生活的现实。他们同样需要生活开支,需要维持生计。因此,在遵循天道有得有损的原则下,行法度人可以适度收取报酬。这是祖师爷为弟子留下的饭碗,也是修行之人应得的回报。

比如《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记载,当年萨守坚萨天师,用经过咒祝的大枣给病人治病,治愈极多。咒一枣只取钱七文。每日咒百余枣,自己只取七十文,其余皆施给穷人。一心积行功德以求得至道。这样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修行境界,还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总之,“三清门下好赚钱,有朝一日命来填”这话,虽然听起来有点夸张,但道理不假。它告诉我们要守住初心,走正道,积德行善,这样才能修成正果,而不是修成一堆麻烦。

所以啊,修行不易,且行且珍惜吧!

文字整理/华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