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待老来方学道
“年纪轻轻修行做什么?”,“修行太苦了,我想先享受生活”,“太忙了,以后时间充足了再说吧”,在修行上面,我们总有种种借口来偷懒,总认为自己还年轻,自己现在很忙,无暇修行,将来会有大把的时间去修行。岂不闻“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在修行上面如果偷懒拖延,一生很快就会过去,道业也就荒废了。
那么,修行为什么要趁早呢?
1、一生很短,光阴似箭
“人到七十古来稀”,首先,人们的寿命并不很长,睡眠时间8小时的话,已经占了三分之一,有的人还有午睡,计算一下若除去吃饭、睡觉、工作、应酬等占用的时间,一生还有多少完整的时间来修行?古人云:“孤坟多是少年人”、“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悲观一点来讲,意外和明天并不清楚哪个先到,又“人身难得”,此生幸得人身,若未能用功成道,将来还有没有修行成道的可能,已经成未知数了。
2、修行不是一蹴而就的
修行需要长久用功,“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反之“如磨刀之石,不见其减日有所亏”。纵观历代祖师的修行事迹,你会发现修行成道并不容易,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修成的,甚至不是一生一世能圆满的,“一十二年观过错,百千万劫积功勋”,由此可见,没有任何一种法门,修一两天就能得道成仙,都是需要长年累月的不断修持,同时还要不断的积功累德,并时时刻刻严持戒律等等。如果我们不趁早修行,待年纪大了,恐怕难以有充足时间和精力去深入修行。
3、年轻人修行优势明显
一般来说,人到年老,诸多不便,百般不适,气血衰退,脏腑功能失调,耳不聪,目不明,四肢僵硬,记忆力、理解能力衰减,与年轻时候相比,此时修行难度会增加。倘若未能早闻正法,前半生多造恶业,年老则更难修行。相比之下,年轻人修行优势明显。在年轻时候,若能早闻正法,严持戒律,从此不造恶业,积功累德,有助于修行成就。另外,年轻时候气血充足,精力旺盛,体力充沛,理解力、记忆力好,很多功课可以更好的完成和理解,手诀、秘咒等也更容易记忆。
4、提前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
通过修行可以教导我们如何正确看待世界、对待生活,早点修行可以帮助我们提前学会如何用更加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与困难,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等等。
5、有助于身体健康
众所周知,正确的修行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如师门的丹道养生功、祝由医学等等,都可以很好的提升身体素质,防治疾病。如果能有福报早日学到这些道法,不断的修炼运用,对身体大有裨益。上面讲到修行需要长久用功,长年累月的坚持,若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也是修行的有利条件。
6、但并非越早越好
这里所说的早,并非指的是年纪上的“早”,而是当意识到自身产生了慕道之心以后的“早”。一旦有了修行的想法,不要再拖延,蹉跎时光。
另外,对于年轻人而言,如不是出身于修行世家,其实是不建议太早开始修行。因为,年岁尚小未经世事,心性未定,好胜心强,且年少时对世俗名利缺少正确认识。其次,对修行的渴望,往往是来自于某些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缺乏对修行的正确认识。修行得法后,也可能因心性不定,往往会助长其炫耀之心,或过度追求神通,反而不利于以后的修行。
所以,修行要趁早,并非指的是年龄上的早。
综上所述,修行宜早不宜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修行人应当立大志愿、有大信心,这一世就要修有所成。再者,此生幸得人身,若得遇明师,值遇正法,必是宿世行善积德的结果,有此修行优势,倘若因懒惰散漫浪费了大把光阴,荒废修行,则“如入宝山而空手回”,临命终时,悔之晚矣。
文字整理/华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