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不知炼元神,学遍万法也枉然
道教流传一句话叫“道以术显”,大道是看不见的,而要通过术来彰显。自祖天师张道陵创教以来,道教逐渐形成了完备的法术体系,概括为五术“山医命相卜”,细分则有成千上万种。
学道之士获得传承后,便具备了行法资格,便可以役使鬼神、呼风唤雨、行符咒水、治病驱邪、趋吉避凶等。千百年来,无数先贤凭借法术济世度人,积功累行,成就大道。
法术妙用无穷,难免令许多初入道门者执着于此,自以为学习法术就等于在修道,学的法术种类越多,层次越高,也就等于自己本领越大,境界越高。这其实走入了一个误区,甚至可以说是迷失了修道大方向。
法术,是修道的辅助方式,而非目的。
一切正统法术的源头皆在于神明,古圣慈心传法于世,只是为了指引世人踏上修真之路,回归无极大道。所以说,法术带来的俗世利益不过是沿途风景,修道真正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得道”。
尽管丹经子书真伪混淆,不乏隐语错漏,但综合来看,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若想得道,必炼元神,否则学遍万法难逃生死轮回。
元神的内涵
“神”,在道书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一般指的就是元神,其内涵极为深邃,古书是这样描述元神的:
《五篇灵文》:元神者,乃不生不灭无朽无坏之真灵,非思虑妄想之心。
《性命圭旨》:父母媾精之后,一点灵光......元从太虚中来者,我之元神也。
《金华宗旨》:自然曰道,道无名相,一性而已,一元神而已......但能护元神,则超生在阴阳外,不在三界中,此见性方可,所谓本来面目是也。
《道德经真义》:元神所流露,即是真意。
《雷说》:行先天大道之法,遣自己元神之将,谓之法也。
《紫清指玄集》:是以头有九宫,上应九天,中间一宫,谓之泥丸,亦曰黄庭,又名昆仑,又名天谷,其名颇多,乃元神所住之宫,其空如谷,而神居之,故谓之谷神。
《南宗圣典选录》:神即火也,炁即药也,以火炼药而成丹者,是以神驭炁而成道也。
《乐育堂语录》:元神者,修丹之总机括也。
综上可知,元神来自太虚,不生不灭,是先天一点灵光,是与生俱来的元始神性,并非后天思虑妄想之心(识神),又称“真意”“真性”“本来面目”,居于头中泥丸宫。运用元神是施展法术的重点,修真者想要超脱阴阳外,不在三界中,也是这个元神在起主导作用。
元神与修真
修道,即是修真,到底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呢?
《雷说》云:“夫人也,地水火风,假合四大,为万物灵,死为臭腐,何所恃焉?但恃精气神三者为根本。”
肉身是假。因其为地水火风四种元素假合而成,无常且虚幻,人死肉身即臭腐。
元神是真。精气神为性命之根源,又称元精、元炁、元神,精炁耗尽则人死灯灭,唯有元神不生不灭。
道门有“借假修真”的说法,即借助肉身在红尘中修身修心、积功累行,炼神与太虚同体,返还先天本原,成为得道真人。
修真之法一般被称作“丹道”,精炁神源自先天一炁,被喻为“上药三品”,三物相感,顺则成人,逆则生丹。精炁可以互相转化,实则为一,所以丹道无非神炁而已,以采纳先天之炁为丹母,以修炼自身元神为核心。
先天之炁可以涵养元神,而元神又可以统御先天之炁,因此古人将炁比喻为“药”,将神比喻为“火”,炼丹的关键就在于神炁交媾。初结丹,才算正式开启得道之门。而后绵密寂照至神全胎化,移神上居泥丸宫,继续修炼至阳神成就,便可以出神入化,往来三界,待到功行圆满,上帝诏临,“元神直捧一封书,一道寒光射太虚”,即证无上神仙之果。
人身呐,真的很难得,拥有最完美的修真机制。
《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上,才不至于徒劳无功。
学习法术也是如此,在精而不在多,修之于内才能更好地施之于外,所以不论是行法济世,还是追求得道,皆当修炼元神,皆当以内炼丹道为根本。
自古以来,最上乘丹道极为罕见,难遇而易成,对于普通人而言,仅修炼其中的筑基功法也足以强大元神、充盈内炁、疏通经络、提升智慧,已是万幸也。
文字整理/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