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方之厚朴麻黄汤

时间:2025-01-09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802

厚朴麻黄汤,在中药方剂中属于理气剂,被收录于首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方由厚朴、麻黄、石膏、杏仁、细辛、干姜、五味子、半夏、小麦组成。

厚朴麻黄汤的出处

本方出自东汉《金匮要略》中的“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原文记载为“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

其组成剂量为“厚朴(五两)、麻黄(四两)、石膏(鸡子大)、杏仁(半升)、半夏(半升)、干姜(二两)、细辛(二两)、小麦(一升)、五味子(半升)”。制法与服法为“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纳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厚朴麻黄汤立方至今已逾千年,是治疗咳嗽上气的代表方剂之一,被历代医家广泛运用。

图片

厚朴麻黄汤的方义功效

本方具有宣肺降逆、散饮止咳、清热平喘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寒饮内停、挟热迫肺证,证见咳嗽喘逆、胸满烦躁、咽喉不利、痰声漉漉、舌苔白滑。

方中厚朴味苦辛温,有宽胸理气、消痰平喘之效;麻黄、杏仁可宣肺利饮、止咳平喘;细辛、干姜、半夏可化饮降逆;石膏清郁热除烦躁;五味子敛肺止咳,防麻黄等辛温发散药发散太过;小麦养心敛汗、护脾养胃。

麻黄本为宣肺降逆、止咳平喘之要药,与降气的厚朴、杏仁,定喘的五味子、细辛同用,达到降逆肃肺、止咳平喘的功效。而燥湿祛痰的半夏与宣肺行水的麻黄、温运脾阳的干姜合用,可以调理脾肺功能,使水液通利三焦。再用石膏的寒凉,以制麻黄、干姜、细辛的温燥,使其无有发汗之弊。

原文记载厚朴麻黄汤的制法是先煮小麦去滓,然后加入诸药同煎,此有祛邪顾正之意。且本方重用厚朴与麻黄,故有较强的利气宣肺、温化痰饮、清除郁热的功效,但配以杏仁、细辛、干姜、半夏、石膏,意在宣利之中伍以酸收,温化之中伍以清化,实为上宣下导、开表蠲饮之良方。

图片

厚朴麻黄汤的应用

《金匮要略》记载其主治“咳而脉浮者”。其后,历代医书对其主治范围有所扩展,如唐代《备急千金要方》记载“治咳逆上气胸满,喉中不利如水鸡声,其脉浮者”,与《金匮要略》相较增加了“胸满、喉中不利如水鸡声”等症;宋代《圣济总录》中记载的方名为“厚朴石膏汤”,其药物组成与厚朴麻黄汤同,主治与《备急千金要方》中的厚朴麻黄汤相同;明代《普济方》转录了《圣济总录》中厚朴石膏汤的记载,并有“厚朴石膏汤,一名厚朴麻黄汤”的说明;明代《医学纲目》、《赤水玄珠》、《证治准绳》、《济阳纲目》等书籍中均有此方的记载,除《医学纲目》记载其还可用于治疗“膈气”外,其它医籍均与前代同;清代《医门法律》、《金匮要略广注》、《绛雪园古方选注》、《医碥》、《金匮悬解》等医籍亦对本方进行了记载与论述,且大多与《金匮要略》原文相同。

在现代医学临床应用中,厚朴麻黄汤大多被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的疾病,其中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主,其次为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被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咳嗽、肺心病、支原体肺炎、慢性心力衰竭等疾病。

文字整理/华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