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花养人——紫花地丁
在田野、路边,常常能看到一种紫色的小花星星点点地散布着,它就是紫花地丁。这种看似普通的小花,却有着不容小觑的药用价值,同时还能作为独特的食材走上餐桌。
一、紫花地丁药用价值
紫花地丁全草可入药,性味苦、辛,寒。其最突出的功效便是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在中医领域,它是治疗热毒病症的常用药材。在苗药、蒙药、侗药、佤药等少数民族药物史料中都有其记载,只是在不同民族中它有不同的别称。例如在侗药中称其为犁口菜。
当皮肤遭受痈肿疔疮的困扰,痈肿处皮肤红肿热痛,此时紫花地丁能发挥作用,通过清除体内热毒,让炎症逐渐消退。这是因为它味苦能泄,味辛能散,性寒又能清热,还能深入心肝血分 ,化解热毒与血分的瘀滞。
对于血热壅滞导致的各种症状,紫花地丁同样效果显著。比如丹毒发病时皮肤出现片状红疹,颜色鲜红,边界清楚,紫花地丁凉血消肿的特性,可有效缓解这类症状。毒蛇咬伤后,鲜品紫花地丁还能解蛇毒,将其捣汁内服,或捣烂外敷,都能为伤者争取救治时间。此外,它还能用于治疗肝热目赤肿痛及外感热病。在临床应用中,治疗疮痈肿毒时,它可单用,也常与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等同用,如经典的五味消毒饮。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紫花地丁含有黄酮类、香豆素类、有机酸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抗病毒、抗炎、抑菌及抗肿瘤活性,在治疗尿路感染、蜂窝组织炎、乳房炎、咽炎等病症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紫花地丁的食疗方法
1.紫花地丁粥
先把30 克紫花地丁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煎煮 30 分钟左右,之后去渣取汁。再将淘洗干净的100 克粳米放入药汁中煮成粥。这道粥不仅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还容易消化,适合老人、儿童及体质较弱者食用,在预防和缓解热毒病症的同时,还能为身体补充营养。
2.凉拌紫花地丁
采摘新鲜的紫花地丁嫩茎叶,清洗干净后放入开水中焯烫 1 - 2 分钟,捞出过凉水,挤干水分后切成小段。加入蒜末、生抽、醋、香油、盐、白糖等调料搅拌均匀。凉拌紫花地丁口感清爽,能最大程度保留紫花地丁的原始风味,是一道美味又健康的菜肴。
三、紫花地丁食用禁忌
1.孕妇禁食:紫花地丁性寒,孕妇食用后,可能会对自身和胎儿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体质虚寒者慎食。体质虚寒的人群,本身体内阳气不足,脾胃功能相对较弱。紫花地丁的寒性会进一步损伤体内阳气,加重脾胃虚寒的症状,可能导致腹痛、腹泻等问题。
3.过敏者禁食。部分人可能对紫花地丁过敏,食用后会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皮疹等过敏反应,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等危及生命的症状。因此,明确对紫花地丁过敏的人,要杜绝食用。
4.避免过量食用。紫花地丁虽有诸多益处,但毕竟是药材,具有一定药性。过量食用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引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所以在食用时一定要控制好量,不可贪多。
紫花地丁耐荫也耐寒,不择土壤,适应性强,容易繁殖,能直播,所以很好种植,或者在3-5月去山上也很容易找到这种紫色小花。它的用途虽广,但也要遵循食用禁忌,才能安全、有效地利用它为我们带来健康。
文字整理/华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