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医人物|启玄子:王冰

时间:2025-03-18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107
王冰(约710—805年),号启玄子,出生籍贯不详,是唐代中期著名的医家。王冰自幼业儒,唐宝应年间拜为太仆令,故人称王太仆,后休儒尚道,追求道家摄生之术,专究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特别对《素问》深有钻研。自唐天宝九年,历时十二年时间,著成《补注黄帝内经素问》24卷,共81篇。

他所增补和注释的《素问》,把秘传已久的《运气七篇》补入书中,使传统医学的五运六气学说得以流传于世。后人对《素问》的研究也多在《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的基础上进行的,经林亿等校正,成为了流传后世的通行本。
该书记载了王冰对运气学说和辨证论治独有的阐述和见解,备受后世医家所推崇。也许受到道家“清静无为”、“恬淡为止”思想的影响,之后王冰便过着隐居的生活,故而在正史中,并没有很多关于他的记载。
休儒从医
王冰自小勤奋好学,寒窗苦读,学习各类儒学经典,“三冬不倦于寒窗,九夏岂辞于炎暑”。据《唐人物志》中记载,唐宝应年间,因其出众的才能,被拜为九卿之一的太仆令,故王冰亦被称为王太仆。
后因朝廷时局变化,废志休儒,转而崇尚道家,专研道家经典,并对道家养生之术倍感兴趣。在此期间,师从玄珠先生,逐渐领悟了道家的养生妙旨,并自号“启玄子”,寓意为“启于玄珠子也”。跟随玄珠先生期间,得授五脏六气修炼之法及草石性理等医术理论。之后王冰开启了拜师之路,曾拜访当时多位医家,其中张公是影响李冰学术思想最大的一位老师,并得到了张公收藏的《素问》秘本,开启了专研《素问》之路,自唐天宝九年到宝应元年,历时十二年,注成《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一书,共二十四卷,八十一篇。

图片

《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王冰从郭子斋堂得到先师张公收藏的《素问》秘本,自此专研《素问》。他认为人若想要长寿,就要摆脱疾病的困扰,需要从医学经典中寻找解决的方法。在钻研《素问》秘本后,王冰发现书中内容文简意博,包含了天地万物的阴阳解释,以及人生的生老病死,王冰称此书为“至道之宗,奉生之始”,并将此书奉为瑰宝,每日精研,探究它的玄妙之处。然而自汉至唐,《素问》屡经增改、传抄,传本已讹误不堪,“篇目重叠,前后不伦,文义悬隔,施行不易,披会易难”,不仅存在篇目重叠,前后颠倒的情况,还有很多文不达意的地方,已严重影响到医者对医学经典的学习、理解和应用。
于是王冰立志注述,正源传承,搜集了多种传本,并以南北朝《内经训解》为依据,结合自己多年的理论及实践经验,采用分篇冠目、删繁存要、迁移补缺的方法,对《素问》重新进行了编次,又通过医理阐释、注音释词、错简校定、征引文献等方式,对《素问》全文进行训诂校勘。
凡他所增添字,皆用砂笔勘误,赤墨分明,使人一目了然,“使今古必分,字不杂糅”,并将其师张公旧藏之卷的七篇大论补入,历时十一二年,成《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后经宋代林亿等人校勘刊行,流传至今。
借医言抨时政
王冰校注《素问》期间,适逢“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的发生,与唐玄宗年老昏聩,安禄山掌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随着安禄山起兵造反,宗庙倾危,社会动荡,百姓饱受战乱之苦。王冰在注文中,也隐晦地阐发了自己的观点。《素问·灵兰秘典论》云:“主不明则十二官危”,说的是人体五脏六腑,心为最高中枢,若心无法保持清明,则其余脏腑就都有危险了。王冰文字注释中,先以医学角度解释原文,同时也借此阐发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国家安危与君主能否明辨忠奸、远离佞臣有直接关系,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这种批评已属实难能可贵。

图片

后世影响
王冰补入的《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微旨大论》、《六元正纪大论》、《气交变大论》、《至真要大论》等七篇章,阐述了运气学说。“五运更统于太虚,四时随部而迁复,六气分居而异主,万物因之以化生”,对后世医学的运气学说,乃至整个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原来残缺讹误的医学经典得以定本而广为流传。
对于辩证,王冰认为首先应理解脏腑本身的性质,如心气暑热,肝气温和,脾气兼并,肺气清凉,肾气寒冽,这是脏腑本性之气。关于疾病产生因素,可概括分为四类:“一者始因气动而内有所成;二者不因气动而外有所成;三者始因气动而病生于内;四者不因气动而病生于外。”其中 “气动”,指的是脏腑本气的平衡失调,而引起气动的原因又可分有外感和内因。这种将病因病机分类阐述法,有别于三因学说,也备受后世医家所宣扬。
关于治疗原则,王冰指出“治病求本,本于阴阳”,在临症中应明辨阴阳水火之虚实。对元阳之虚,主张“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对真阴之竭,则应“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这一精辟论述,受到历代医家的高度重视和推崇。针对正治或反治原则,剖析入微,指出“逆者正治也,从者反治也。逆病气而正治,则以寒攻热,以热攻寒。虽从顺病气,乃反治法也。”对于五郁疾病的调治,则采用吐、汗、下、渗、泄等方法,将《素问》中的五郁治法更加详细和明确。
对于奇经八脉,王冰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路,明确了冲、任二脉与生育的关联性。如他提出的“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一者相资,故能有子”,历代医家在论述妇科胎产上,无不将此奉为圭臬,也被后世医家所遵奉。
王冰对后世影响最深的,莫过于对《黄帝内经素问》的增补和注释,完整地保存了这部经典医学著作,补充了七篇大论,使运气学说得以传世,同时在脏腑辩证、病机治则、五味归经等诸多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可是说该书是传统医学理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对后世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文字整理/华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