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方之清肺汤

时间:2025-04-10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157

清肺汤,在中药方剂中属于祛痰剂,被收录于首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方由黄芩、桔梗、茯苓、陈皮、贝母、桑白皮、当归、天门冬、山栀、杏仁、麦门冬、五味子、甘草组成。

清肺汤的出处

本方出自明代《万病回春》中的“痰火门”,原文记载其“治一切咳嗽,上焦痰盛”。

处方药物用量为“黄芩(去朽心)一钱半,桔梗(去芦)、茯苓(去皮)、陈皮(去白)、贝母(去心)、桑白皮各一钱,当归、天门冬(去心)、山栀、杏仁(去皮尖)、麦门冬(去心)各七分,五味子七粒、甘草三分”,制法与服法为“上锉,加生姜、大枣,水煎,食后服”。

其实清肺汤的组方思路最早可追溯到宋代《局方》中所载的“人参清肺汤”,后被《叶氏录验方》加减收录,并首次命名为“清肺汤”。

《万病回春》再将《叶氏录验方》中的清肺汤化裁而用,最终组成了这一首被广泛运用的经典名方。‌

清肺汤的方义功效

本方具有化痰止咳、清肺泻火、健脾护胃之功效。主治一切咳嗽、上焦痰盛。

方中黄芩苦寒可清泻肺火,桑白皮可泻肺平喘兼利水消肿,二者共为君药;茯苓健脾渗湿,可阻断痰湿生成。陈皮理气化痰,可助茯苓运化中焦,此二者共为臣药;当归养血润燥,可防苦寒之药伤阴。麦冬、天冬滋阴润肺,可保肺阴不伤。栀子清热利湿,可导热下行。杏仁、贝母止咳平喘、清热化痰,可助桑白皮泻肺之功。五味子收敛固涩,桔梗祛痰排脓,以上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本方秉承了“清肺热、化痰火、护阴津、调脾胃”的立方思想,组方清泻与滋养并重,化痰与理气同施,通过“清上焦痰火、调中焦气机、护下焦阴液”的三焦分消法,体现了其“清肺泻火、化痰止咳、健脾护阴”的核心功效。

图片

清肺汤的应用

《万病回春》原文记载其功在“止咳化痰”。因其有养阴清火之功,经后世医家的临床使用,清肺汤的主治病证范围得到拓展,可用于治疗由肺热引起的咳嗽、哮喘、肺萎、中暑等病症。

加减化裁使用:若痰火咳嗽,面赤身热,则原方去五味子、杏仁、贝母、桔梗,加芍药、生地黄、紫菀、阿胶、竹沥;若咳嗽身热,原方加柴胡;若咯痰不出,原方去五味子,加瓜蒌、枳实、竹沥;若久嗽虚汗多,原方去桔梗、贝母、杏仁,加白术、芍药、生地黄;若咳嗽喘急,原方去桔梗,加苏子、竹沥。

在现代医学临床应用中,清肺汤仍主要被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支原体肺炎、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部感染、小儿肺炎、支气管炎、获得性肺炎等。其次还可用于治疗痤疮、肛肠出血等疾病。

文字整理/华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