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探索人体头部的骨与肌肉(上)

时间:2025-04-29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25

《说文》曰:“头,首也”,《易经》言:“乾为首”,中医讲:“头为诸阳之会”,头部包含了脑,是控制身体各项功能的中枢,还容纳了眼、耳、鼻、舌等可以感受外部世界的器官,是人体非常重要的部分。头部的骨与肌肉是共同维护头部外观与功能的基本结构,下面简单聊聊。

头部骨骼

成年人的头部骨骼称作颅骨,由20多块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骨组成。以眶上缘、外耳门上缘和枕外隆凸的连线为界,可将颅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脑颅位于后上部,面颅位于前下部。眶,又称眶腔,是容纳眼球的深腔;外耳门,位于外耳道口位置;枕外隆凸,即后脑勺上的骨性隆起。


image.png

脑颅骨 

包括额骨、顶骨、枕骨、蝶骨、筛骨和颞骨,其中顶骨和颞骨各2块,其余骨各1块,共有8块骨。它们共同构成颅腔,容纳并保护脑等器官。

1)额骨位于颅的前上部,包括我们平时说的额头部位,形似贝壳,可分为额鳞、眶部及鼻部三部分。面相学里说的天庭饱满、日月角等都与这块骨的结构有关。

2)顶骨位于颅顶中部,左、右各一块,为不规则的四边形骨。两顶骨借助纤维结缔组织相连,中间相连处的缝称作矢状缝,与前面额骨相连的缝则称作冠状缝。另外,新生儿颅顶各骨尚未完全发育,在矢状缝与冠状缝相交处有一菱形间隙,称作前囟[xìn],也称额囟。

3)枕骨位于颅的后下部,大约后脑勺的位置,呈勺状。枕骨前下部有一孔,称为枕骨大孔,脊髓与延髓在此处相连。两块顶骨与枕骨连结的缝称作人字缝。新生儿的矢状缝和人字缝相交处也有间隙,呈三角形,名为后囟,又称枕囟。此外还有顶骨前下角的蝶囟和顶骨后下角的乳突囟。所有间隙统称为颅囟,由结缔组织膜所封闭,随着婴儿发育逐渐骨化闭合。

4)蝶骨位于颅底中部,在枕骨的前方,形似展翅的蝴蝶,分为蝶骨体、大翼、小翼和翼突四部。因其形态独特,构造精密,又被称作人体内最美的骨头。

5)筛骨位于颅底前部,蝶骨的前方及左右两眶之间,冠状切面呈“巾”字形。筛骨、蝶骨、额骨以及下文的上颌骨都有含气空腔,称作筛窦、蝶窦、额窦和上颌窦。

6)颞骨位于颅的两侧,形状不规则,以外耳门为中心分为鳞部、鼓部和岩部。颞骨与耳的结构有密切联系。


image.png

面颅骨 

包括成对的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腭骨和下鼻甲,以及单个的犁骨、下颌骨和舌骨,共15块。

1)上颌[hé]骨位于面颅中央,左右各一,可分为前面、颞下面、眶面、鼻面以及额突、颧突、牙槽突和腭突,参与构成口腔上壁、鼻腔外侧壁和眶下壁。除舌骨外,其余面颅骨均与上颌骨相接。上颌骨与下颌骨共同构成了颜面的大部。

2)下颌骨位于上颌骨的下方,可分为一体和左、右两支,体呈马蹄铁形,是最大的面颅骨,有牙槽等结构。下颌骨与左、右颞骨构成颞下颌关节,下巴脱臼就是指该关节脱位。《玉篇》言:“颌,口也”。另外,胎儿的脑及感觉器官发育早于咀嚼和呼吸器官,因此新生儿的上、下颌骨不发达,鼻腔周围的额窦、筛窦、上颌窦等也尚未发育,口鼻显的较小。

3)鼻骨位于额骨下方,两侧上颌骨额突之间,呈长条形,是构成鼻腔顶壁的一部分。

4)犁骨位于鼻腔正中,形似犁形,与部分筛骨共同构成骨性鼻中隔。

5)腭骨腭是分隔口腔与鼻腔的结构,分为硬腭和软腭。腭骨位于口腔上部,上颌骨腭突与蝶骨翼突之间,一对腭骨呈左右对称的“L”形,参与构成硬腭和鼻腔外侧壁。

6)下鼻甲鼻腔有上、中、下三个鼻甲,其中上、中鼻甲是筛骨的一部分,下鼻甲则是一对附着于上颌体和腭骨垂直板骨面上的小骨片。

7)舌骨位于下颌骨后下方,呈横位“U”形。舌骨不与其他骨形成关节,依靠肌肉和韧带悬于颈前。

8)颧[quán]骨位于上颌骨的外上方,额骨与上颌骨之间,似菱形。颧骨有上颌突、额突、眶突和颞突四个突起与相应骨连结。其中,颧骨的颞突与颞骨的颧突相连构成颧弓。

9)泪骨位于眶内侧壁前方,左、右各一,为很薄的长方形骨片,与额骨、上颌骨、筛骨相接。

关于头部的骨骼结构我们已经进行了一个简单的介绍,下一篇我们继续探索头部的肌肉组织以及部分体表标志。

文字整理/华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