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天师的凡人修仙之路——万事开头难

时间:2025-04-29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41

近年来,随着仙侠题材影视作品的热播和网络游戏的推广,很多朋友对修行产生了兴趣,甚至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剧中角色一样仙风道骨,鹤算龟龄。

当有人问起修行难不难?很多师父或者师兄通常会回答,万事开头难!事实上,按照我们的社会经验可以判定,修行大概率是不仅开头难,中间也难,往后更难。那为什么总说万事开头难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以凡人之躯位列仙班的萨守坚祖师的修行之路。道教中四大天师之一的萨守坚天师,也被尊称为萨真人、萨祖。

几乎所有发下宏愿,想做大事的人,在最开始面对的第一个困难,通常是一些看上去虽然很普通,却特别磨人心态的事情。比如大家熟知的关圣帝君(关公)生逢乱世,在年轻时就有宏大志愿,故读书习武,积极准备。但是他的出场也是在市井之中,卖豆粉卖了5年。

图片

萨祖也一样,从小天姿聪颖、才识过人、希望能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刑房小吏,感受到刀笔的可怕后,因医乃仁术转而学医。起初也用药如神,然而后来因辩证有误,误伤人命。拊膺大恸,仰天叹曰:“医道之难明,若此也。”后来,萨祖弃医访道,开启了修行之路。

按照宿命论的说法,你的宏愿越大,需要经历考验的时间就会越长。姜子牙见到周文王的时候,已经72岁。孙悟空参与取经项目前,已经在五行山下压了500年。所以很多朋友总觉得有梦想,但是没机会,觉得天不助我。其实,大多数人修行闯关的第一关都是这么设计的,神仙也不例外。

如果这第一关就耗尽了全部的热情,说明不是真正的热爱,不太适合这个方向。这是一种对人生追求的筛选,也是对自己的保护机制。只有闯过这关的人,才能有资格面对接下来的考验。

首先,你自己要有足够的决心开始这件事。当年《黑神话·悟空》在开始之前,杨齐就跟冯骥说过:“如果你不想干,可以说是资金不够,人手不够,条件不够,反正总有理由。但只要你想开始,这些理由都只是咱们需要做的事情而已。”《哪吒》导演饺子说:“出来混,最重要的是出来。”这句话不仅道出了他成功的关键,也深刻揭示了“走出第一步”的重要性。

萨祖的做法就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萨祖生活的年代,也是以科举仕途为主流观念的社会,但是萨祖却不为所动,希志神仙,愿力不改。萨祖的家乡在四川,闻得江西张虚靖天师,道法高妙,准备去求道。在交通极为不便的古代,从四川去江西龙虎山求道,一路要走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四川,跋山涉水,横跨三省,长达一千七百多公里的路途,可谓是困难重重。但是,萨祖放弃了舒适的家庭环境,义无反顾的出发了。所以,路上才遇到了三祖师传法的机缘。三祖师因“念子不辞跋涉之劳,求师访道,己知子名仙籍,故以诸阶大法,罄竭相传。”从此萨祖开启了凡人修仙的道路。

图片

其次,光有决心还不够,还要冷静的去观察分析客观事实,为突破困境提前做一些准备。萨祖为了修仙这事准备的多久?往小了说,自打立志求道后,为去龙虎山所做的准备都是。往大了说,他从小到大的所有的磨砺和修行,都是为了这一刻在准备。

对大多数人来说舍弃世俗的身份,和身外之物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普通人也有普通人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都是修行的一部分。萨祖之所以做的这么果断,也是在体验过人生百态,没有双亲需要奉养,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之后,才做出的这种决定。世俗之人,需要在世俗世界中拼搏的时候,也不必有心理负担。萨天师有他的使命,而普通人也有自己的修行之路。

第三,尊重他人,坚定自我。这也是中国人最喜欢的性格。在平时看起来平易近人,助人为乐,一旦涉及到原则问题,又一点也不怂。在咱们的传统文化里,这就是道德高尚的人。也有很多人,接受西方的观念,觉得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才是王道,是基因优秀的表现。这两种观念没有高低之分,只是两种生存环境形成的思维惯性而已。因为,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认为之所以能形成这种恃强凌弱观念,是自我贬低的表现。通常心理自卑的人,喜欢用外在的身份标签给人下定义。

第四,萨祖师治病救人,一视同仁。斩妖除魔,从不手软。路过湘潭时,误焚毁了王灵官的庙宇。王灵官不服气,去找玉帝“告御状”,玉帝赐给他金鞭,准许他观察萨祖有无过错,如有过错即可报仇。他暗中跟随萨祖12年,发现萨祖知书达礼、微暗不欺、拾金不昧、殓老惜幼,竟没寻得丝毫过错,心中叹服,拜萨祖为师,成就了一段师徒奇缘。萨祖师曾言:“所谓神者,皆前代聪明正直,有功于人者为之。”

萨祖师以凡人之躯,刻苦修行,最后位列道教四大天师,其得道之路跌宕起伏,堪称凡人修仙的指南。有很多治病救人、扶危济困、降妖伏魔的精彩故事,被后世人整理成白话小说、戏剧,广为传颂。

撰稿人/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