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庭也有医院吗?天医院各科室主任概览
仙道贵生,道教自祖天师张道陵创教以来,追求成仙得道、健康长寿就是道教信仰者的信仰。
一、天庭有个医院
那么在道教的神明体系之中,有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统管健康疾病呢?答案是有的。在天界中,就专门设有统管治疗疾病的“天医院”,而且天医院机构完善,整个完整体制就犹如现代的医院,上到院长,一直到各科的主治医生、实习医生、护士等等,各司其职,分工合作。
根据《灵宝领教济度金书》中说:“上清天医院”内共下辖有天医十三科。
二、十三科天医真人
上清天医院内将疾病共分为十三科,每一个各有一位天医真人所执掌,对症下药,妙用无边。
1.风科:
金匮玉函张真人,即汉代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等书,后世尊为医圣。
2.大方脉:各种成人内科
疗虎针龙孙真人。即唐代名医孙思邈,真人一生著书八十多种,其中以《千金药方》、《千金翼方》影响最大,行医七十余年,在世100多岁。
3.眼科:
归正派法王真人。王焘,性至孝,自述幼年多病,自小对医学有兴趣。跟不少高明的医家交往,博采各家医书之长,编成医学巨著《外台秘要》。其中所记载治疗白内障的金针拔障术,是目前所知的该医法的最早记载。
4.产科:
云林神谷龚真人。龚廷贤,明代著名名医,万历二十一年,鲁王妃患膨胀病,腹大如鼓,左肋积块刺痛,坐卧不宁。经太医多方治疗,均不见效,生命垂危。召龚廷贤诊治,经诊脉开方,对症下药,终获痊愈。鲁王大喜,称之为国手,画其像以礼待之。皇帝特赐双龙“医林状元”匾额一块。
5.小儿科:
保元寿世周真人。周扬俊,清代名医,字禹载。苏州府(今江苏苏州)人。钻研歧黄之学,着有《温热暑疫全书》。
6.外科:
神宫妙手华真人。华佗,汉代名医。兼通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各科,尤以外科、针灸著称。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
7.耳鼻科:
医学入门岐伯真人。岐伯,上古著名名医,重视养生之道,精通医术脉理。今传《黄帝内经•素问》,显示了岐伯高深的医学造诣。中国传统医学素称“岐黄”,或“岐黄之术”,岐伯当属首要地位。后世尊称为“华夏中医始祖”、“医圣”。
8.砭热科:
推明内外李真人。李杲,金元时期名医,精于调理脾胃,升提中气,善用温补。以“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脾胃内伤学说。是我国医学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
9.伤折科:
丹溪心法朱真人。朱震亨,元代最著名的医学家,力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故被后世称为“滋阴派”的创始人。临证治疗,效如桴鼓,多有服药即愈不必复诊之例,故时人誉之为“朱一贴”。
10.金簇科:
医学全备刘真人。刘完素,宋末名医,从25岁开始研究《内经·素问》,直到60岁从未中断,学识渊博。他据《素问》病机19条,阐明六气过甚皆能化火的理论。故治法上多用寒凉药,颇有效验。
11.疮肿科:
制药灵妙雷真人。雷斅,南宋名医,经通中药泡制之术,所著《雷公炮炙论》,是我国最早的制药专著。
12.口齿科:
九九难经卢真人。卢之颐,明末名医。其治病辨证认真入微,每善疗奇疴,有时效如桴鼓,诸前辈亦皆叹服,著有《本草乘雅》等。
13.书禁科:
文字整理/华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