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内景图》众多诗词中的一段,出自《黄庭内景经》,描写的是五脏之神。《内景图》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诗词注解,方便我们理解古代人体医学和丹法修炼的修真理法。图的最上方有九座仙山题名“九峰山”代表脑有九室。其中“升阳府”,指经过丹法修炼产生的纯阳之气上升汇聚的地方;“郁罗灵台”,指心性所居之处,幽深难以觉察;“巨峰顶”,指脑中最高位置,丹法通督脉中的一大难关;“泥丸宫”,指上丹田,脑神所居之地,《黄庭内景经·琼室章第二十一》云:其“琼室之中八素集,泥丸夫人当中立。”注曰:“上丹田乃炼神还虚之处”。《内景图》中标注了上中下三海分别为髓海、气海、精海。上丹田髓海,脑主人体一身之髓,所以称脑为髓海。《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中丹田气海,膻中穴位置,也称为土釜、黄庭宫。《灵枢·海论》曰:“膻中者,为气之海。”两肾中为精海,是指命门的藏精舍神功能。《云笈七签·服气精义论》曰:“左为正肾,以配五脏;右为命门,男以藏精,女以系胞。”
《内景图》中有“绀目澄清四大海,白毫宛转至须弥”、“眉间常放白毫光,能灭众生转轮苦。”的诗句,其中的“白毫”是指在丹法修炼中,以目观鼻,以鼻观心,心注丹田,久而久之,因为日照月明,月明为影。故而在眼前产生一片白茫茫的氤氲之气,称之为“三观”。
“十二重楼”是指气管外包裹的12节“C”型软骨。《金丹元奥》中记载:“何谓十二重楼?人之喉咙管,有十二节是也。”丹法修炼的基础便是由呼吸吐纳开始,所以才“十二重楼藏秘诀”的说法。图中的“牛郎桥星”、“织女运转”表面看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其实是暗示丹法修炼中的“坎离交媾”。我们常说的舌抵上颚也就是“内龈交搭鹊桥”,接通任督二脉,阳气化为津液下降于口,并吞咽至下丹田,然后靠反复的“织女运转”,达到炼精化气,不断充养五脏六腑的目的。图上一条髓路上有三关。尾闾关,即太守关。指督脉起始的第一关,位于脊椎末端,此关有“九重铁鼓”,阴关固闭,十分难通,须纯阳之气醍醐灌顶才行。夹脊关,指脊中穴,位于椎骨第十一节的下面,与内肾相对。玉枕关(玉京关),即天谷关。指脑后枕骨下,前与鹊桥相对位置。这三处指出的是督脉修炼最难也是最重要三处关口。织女下方的题诗“铁牛耕地种金钱”比喻在下丹田修炼金丹。借“铁牛”暗示修丹时必须专注、坚定。所种“金钱”隐喻金丹。下方一团火焰,比喻下丹田是藏炁之所,炼丹之鼎。修丹需要抱一守中,炼元养素,修身养性,炼精气神,切不可急于求成。《内景图》最下方标注为“阴阳玄牝车”,《老子》云:“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玄,深远;牝:雌性,指衍生万物的本源。童男童女代表阴阳,《易·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他们推动玄牝车搬运“坎水逆流”贯通任督两脉,即运转小周天。说了这么多《内景图》的奥秘,其实开始修炼丹法后,我们自然会对这些有更深刻的体悟,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文字整理/华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