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未去,夏未至,注意养脾
一、春天属木,肝气旺,易克脾
很多人的脾胃不好,是由过度劳累或情绪波动引起的。特别是春天肝火旺盛,人往往易怒,因为肝气犯脾而至肝脾失调。在中医里,脾胃是健康的“根”,若脾胃功能不强,就会引发很多疾病。因此,春季养生必须先养脾胃。
二、看看脾胃是否健康
脾胃功能不好的人,通常会有如下表现:有的面色苍白,脸上没有一点光泽;有的过于面黄肌瘦,看起来就像营养不良;有的外表很胖,看似体格庞大,但四肢无力;还有的做事有气无力,每天都没什么精神。
此外,脾胃不好的人还会有这些症状:
1、消化系统症状:脾胃气血不足,影响食物消化吸收,气机运行阻滞会导致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症状。寒气凝结在脾胃,或脾胃虚弱消化功能障碍可能出现腹痛、肢冷、腹泻、大便粘腻等症状表现。过食辛热、温燥食物可能会导致脾胃消化功能障碍,容易出现胃脘胀痛、口臭等症状。
2、循环系统症状:食物中营养成分吸收不好,营养不良无法润养面色,出现面色萎黄;或导致血液运行无力,出现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带下增多、四肢逆冷、或唇干口燥等症状。
3、全身症状:脾胃不和严重者脾升举阳气、推动气血运行的功能可能出现障碍,容易出现倦怠、短气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脏器下垂等症状表现。
三、健脾简便小方法
那么脾土如何养呢?不妨试试推拿、艾灸!
1.按揉腹部
药王孙思邈言:“腹宜常摩,可祛百病。”可以搓热两手,按摩上下腹部,此法若能长期坚持,对调整脾胃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防治消化不良和慢性胃肠疾病大有益处。
2.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是强壮要穴。经常按揉足三里可以健脾益气,提高人体免疫力,尤其对于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和儿童,长期坚持按摩对脾胃功能有非常好的促进和保健作用。可直接按摩足三里,也可用按摩器具按摩,每次5-10分钟。足三里有双向调节作用,脾虚的按摩足三里可以健脾,气滞的按摩足三里可以理气。
3.按揉合谷穴
合谷穴可担当起充补大肠经整条经脉气血的作用,经常按摩合谷穴可以调整大肠气机,对大肠运化有较好的作用。
4.按揉中脘穴
中脘穴既是八会穴之一,又是腑会之穴,六腑有疾均可以取本穴,按摩中脘穴能促进胃蠕动,促进胃排空,增加胃功能。
5.艾灸神阙穴
肚脐,也叫神阙穴,是连接脐带的地方,它是联系人体先天和后天之要穴。现代人的脾胃虚弱,大都是脾阳虚,艾灸则是升阳的最好方法之一,所以可以通过灸疗神阙而达到调理脾阳虚之目的。
四、小结
中医上讲“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说的是脾胃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及营养的运输,从而滋养全身。由于现在生活节奏快,许多人的饮食和作息方面都有问题,导致出现脾胃两虚而不自知。因此,每个人平时都要多注意保养脾胃,这样才能为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文字整理/华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