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蕴含的五行学说

时间:2020-11-29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745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华内容,“五行”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洪范》中。“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行”,四通八达,流行和行用之谓,是行动、运动的古义,即运动变化,运行不息的意思。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概抽象念的运动变化规律。

五行涵盖天、地、人及万物,是古代先哲从立体、多元、跨时空的视角,利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把纷繁复杂的万物分门别类地归于五行之下,用以揭示五行各自特点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变化,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黄帝内经》作为古代重要典籍,是五行学说与医学相结合之集大成者,其中蕴含的五行生命哲学观、五行运动观、五行象数观、五行信息观,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对于学习和掌握传统医学精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行生命哲学观
《黄帝内经》把天地自然五行及其生克制化关系引入于人体,与阴阳学说一并全面、系统、深入地揭示阐明生存之道、生理之道、病理之道、疾病防治之道、养生保健之道,由此构建了五行生命哲学观。其核心是研究人的生命即生、老、病、死的问题,其最大特点之一就是一分为五,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按照一分为五的思维模式去认识天、地、人及万物,揭示它们彼此间存在的相生、相克、相乘、相侮关系。
《类经》云:“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必须生中有制,制中有生,才能运行不息,相反相成”。五行中的每一生都有着积小生为大生、积局部小安为整体大安、积局部平衡稳定为整体平衡稳定,每一克都有着积小克为大克、积局部克为整体克、积局部制衡为整体制衡。五行间这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相反相成,是打造生命共同体不可缺失的两个方面。相生相克,生无不及,克无太过,生也平衡,克也平衡,生克制化,平衡发展,以维持生命体的常态。
五行生命哲学观认为,生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息息相关的,天人为一体,天地自然五行与人之五行是相通的,是息息相关的整体,且人之五行与生俱来,以应天地自然。如《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心者...通于夏气;肺者...通 于 秋 气;肾 者...通 于 冬 气;肝 者...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通于土气”。《灵枢·经别》云:“余闻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 合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
由此可见,古代先哲们以立体的视角,用理性的而不是单纯表象的思维,探索出五行与五方、五脏、五气、五味等的关系。人与自然密不可分,人与自然五行浑然一体,天地五行的运动变化时刻影响着人,人亦应之,而进行相应的五行调节以维持生命的存在。同时,五行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五行中的每一行还可以细分,如五行中的木,在人形体质为木,在脏腑为肝胆,在五体为筋,在五官为目,在目为木轮黑睛,在经络为厥阴,在脉为弦,在五神为魂,在情志为怒,在五味为酸等等,且互连互通,故皆为木。
五行运动观
五行运动观认为,天地自然与人及万物都在运动,其动虽然有外、有内,有幽、有显,有疾、有徐,有出、有入,有升、有降,极为复杂,但有规律可循。五行,又称五运,行、运均是强调其运动。在运动观看来,五行、五运就是其运动过程与阶段的状态。人之五行与天地自然五行运动变化是相应的,五行的运动变化特征呈周期性、循环性、有序性,因此,自然界有日、月、季、年周期,人随天地自然五行的运动变化而相应运动变化,调节不息。
比如日周期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戊、亥十二个时辰,与人脏腑之五行是互相通应的,具体为“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膀酉肾心包戊,亥肝子胆丑三焦”。又如五行的季周期,《素问·脏气法时论》云:“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知死生之期也...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正是由于季节的周期运动变化,万物随之生、长、化、收、藏,人则生、长、壮、老、已。
木、火、土、金、水在地为五行,五行之运化在天,故称五运。古人认为,时空气候是由于五运轮转运动、往来不息、周而复始的结果,正如《素问·天元纪大论》所云:“论言五行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在运动观看来,天之动,地之应,状态明,如 《素问·天元纪大论》云:“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这里的“神”系指运动变化的规律,天垂象,象者可以仰视;地成形,形者可以俯观,故其运动状态可知可测。根据五行运动观来看,年也有周期,五运六气,天干地支,分别形成了五年、六年两个周期,干支结合起来,就有了三十年、六十年两个更大的周期,这些周期都含有五行运动变化,所探索的各种天气、物候、生理、病理现象的周期变化几乎尽在其中。
五行运动观认为,五行的运动有常态、异态。常者为五行之气平,状态平常,正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所云:“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备化,金曰审平,水曰静顺”。又云:“敷和之纪,木德周行,阳舒阴布,五化宣平,其气端,其用曲直,其化生荣,其类草木,其政发散。其候温和,其令风,其脏肝...其主目,其谷麻,其果杏,其实核,其应春,其虫毛,其畜犬,其色苍,其养筋...其音角,其物中空,其数八...”。
五行运动的异态有太过与不及。《素问·六节藏象论》云:“未至而至,此谓太过”,即是说五运中某一运提前到达其位,而敷布其气与德、化、政、令、物候等,都有提前或亢盛;又云:“至而未至,此谓不及”,指五运中的某一运应该到达其位但迟而不到,不能如期敷布其气与德、化、政、令及物候等,或至而不足。《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帝曰:其不及奈何?歧伯曰: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监,金曰从革,水曰涸流”。“帝曰:太过何谓?歧伯曰:木曰发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曰坚成,水曰流衍”。
其中的“委和”是指木运不及,温和之气不能正常敷布及德、化、政、令、物候等晚行;“发生”是指木运太过,万物未至其主时当令提前茂荣;“伏明”是指火运不及,光明之令不行,炎热之气不彰,物候不能茂盛;“赫曦”是指火运太过,火势旺盛;“卑监”是指土运不及,卑者低也,监者下意,万物失于备化,失于所养;“敦阜”是指土运太过,敦有厚意,阜有高意,万物备化超常,物候过旺;“从革”是指金运不及,其刚劲清肃之令不行,变易其性其令,从他气而化,因得名;“坚成”是指金运太过,坚劲肃杀,万物过快凋零;“涸流”是指水运不及,不得封藏,水流干涸,万物源枯;“流衍”是指水运太过,水势满溢盛流。据此不难看出,《黄帝内经》是以“五运三气之纪”的名称概括介绍了五运变化的一般规律,而在五运六气对复杂的自然现象及病理情况中贯穿着五行生克的基本理论。
五行运动观认为,五行运动的动力在于天、在于地,天之动产生五运、地之动产生五行,天地之动在于气,在于感应。人与万物在天地之间,受其气感应而动,更在于神。《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去则化绝”。人体生命的体内根本在于神的机能,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人体生命的外在根本在于气立,气止则生命功能停止。神机不仅根于内,使人之体内得以正常,而且通应于外,通应于阴阳五行之气而使生命得以存在。天地之气有推动五行运动、促进万物与人类生化作用的力量,而人神机的存在对于这些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
五行象数观
人类对象数的认识与运用经历着由表及里、由里及表、由简单到复杂、由存在到抽象、由表象到义理的过程。《左传》云:“物生有象,象中有数”。即是指物生就有象,有象就有数,且数不是纯粹抽象数,而是数中有象,象中有数,象数合一,数变则象变,象变则数变。五行象数观认为,天地自然万象都具有五行属性,由此把人形体质、五脏、五腑、五体、五官、五神、五色、五液、五味、五脉、五声...分属五行,并各有其象。那么何为五行之数呢?《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敷和之纪,木德周行...其属八”;“升明之纪...其类火...其数七”;“备化之纪...其类土,其数五”;“审平之纪...其类金...其数九”;“静顺之纪...其类水,其数六”。这里的“其数八”是指在河图数中属于八,即木之成数,其余“其数七”“其数五”“其数九”“其数六”亦分别指火、土、金、水的成数,这些显然是大衍之数,并非计量之数。
又如《尚书·洪范》中木、火、土、金、水之数又分别为三、二、五、四、一,是指五行之生数。木火土金水运行之数即五运之气有常规之数,十年往复,六十年循环六次,各有其象其数。但有常就有变,常数可数,变数无穷,不以数推,以象取之也。五行象数之常态系指五行的时化、司化、气化、布政、气变、令行之常态等,这在《黄帝内经》中阐发得非常精辟,如在《素问·五常政大论》中就有具体阐述,曰“升明之纪,正阳而治,德施周普,五化均衡。其气高,其性速,其用燔灼...其色赤,其养血,其病瞤瘈,其味苦,其音徵,其物脉,其数七”。从人与自然一体观,并以天、地、人立体的视角,指出了火行之象数及其常见病症。
时象性是五行象数观的重要内涵,认为五行随着时空变迁,象数随之而变,自然万物生、长、化、收、藏,人则生、长、壮、老、已,各有其象数变化,如形变、神变、情变、色变、声变、味变等皆在其中,天、地、人五行相通,象数相息。除上述外,五行象数观还含有五行象数的体质规律、生理规律、病症规律、辨证规律、防治规律等,医者就是利用这些规律进行辨病、辨证治疗。
关于五行象数的体质规律早在《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就有明确划分,如“木形之人,比于上角,似于苍帝,其为人,苍色,小头,长面,大肩背,直身,小手足,好有才,劳心,少力,多忧劳于事”。关于五行象数的诊治规律,即病有病症,证有症群,察其象数,辨知其病、其证,治司其属,治守其乡。由于脏腑分属五行,所以在治疗中主以脏腑辨证施治,亦有五行辨证施治,二者互用互通。具体辨治时,由于五行内涵较广,因此,需要从体质、脏腑、经络、五神、五志、五声、五色、五味、五脉等所属象数系列进行辨治。
在五行病证的用药上,《黄帝内经》中亦有丰富的论述和经验,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木位之主,其泻以酸,其补以辛。火位之主,其泻以甘,其补以咸。土位之主,其泻以苦,其补以甘。金位之主,其泻以辛,其补以酸。水位之主,其泻以咸,其补以苦”。所谓“木位之主”系指春分前六十一天,初之气,厥阴风木主气所胜者,余则仿此。
这里的补泻与今有所不同,是指《黄帝内经》的五脏苦欲补泻法。五脏的组织结构不同,功能各异,投其所欲、顺其性,加强其功能发挥为补;投其所恶、逆其性,抑制其功能为泻。正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所云:“病在肝,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病在心...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病在脾...脾欲缓,急食 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病在肺...肺 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病在肾...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总之,天地自然充满着象数,可分为五,人体内外充满着象数,亦可分为五,人与自然相应,辨病、辨证、治疗均不离象数。
五行信息观
五行信息观认为,象数蕴藏着信息,信息传递出象数,象数与信息合一。天地自然充满着各种各样、不胜枚举的象数的同时,也带来各种各样的信息,人类在不断地发现象数、深入了解象数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认知其所反映的信息,并不断地总结、把握其规律。现代医学认为,人体的每个细胞、每个组织结构都含有人体的信息,人体存在着信息传出网和信息接收网,并在人体内进行相应的调节,人体自身也在动态调节中保持平衡。
五行信息观有两个特征,一是信息的整体性,天地自然信息与人之信息息息相关、互为一体;人体许多部位是整体信息的集中反映,如人的形息、面息、鼻息、目息、耳息、舌息、掌息、足息、寸口脉息等,这与全息律是相通的;人体的内外、上下各种信息互联互通,构成整体信息。二是信息的五行性,天地自然象数与信息分为五,人体的象数与信息亦分为五,以此信息对接,天人通应。
五行信息观认为,人体的正常生理必然通过信息反映到外部来,人的生命就是各种生理信息的综合表现过程,人的疾病就是各种病理信息的表现过程,人体的疾病信息随着疾病的轻、重、缓、急以及疾病的病位属性不同,而显见于相应的系统或局部亦有不同。疾病的证候(象数)是病理信息的外在反映,而所辨的证,是通过信息对疾病的定位与定性,是治疗的核心;所进行的治疗是根据所需救助的部位、性质、程度而采用的不同的精准治疗措施,或药、或针、或内治、或外治等。
例如《伤寒论》云:“……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此条论述中病息属于太阳病,证息属于风寒表实证。风寒束表,卫阳阻遏,腠理闭塞,肺气不宣,故见 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苔薄白,脉浮紧;营阴被寒邪阻滞,太阳经气运行不畅,故致头痛、身痛、腰痛、骨节疼痛。病属伤寒太阳病。方中麻黄发汗解表以散风寒,宣肺利气以平喘;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阳,既助麻黄发汗解表,又能解除肢体等诸疼痛;杏仁宣降肺气,助麻黄以平喘;甘草调和诸药,防麻黄发散之太过,缓桂枝之辛燥。由此不难看出,把握病息、证息完备,救助措施精准。
传统医学的临床治疗离不开象数与信息,古代医家历经几千年的实践已经总结出各种疾病象数与信息的规律以及相应的救助措施规律,这是传统医学的精华所在。同时五行信息观还认为,信息的传出与接收传入的能源动力在于气,且具体在于阴阳二气、五行之气(脏腑经络之气等)。气主动,具有全息性;气无形,但可以通过无形通道与有形通道遍行于人体的上下内外,这就形成了人体上下内外复杂的信息网。需要指出的是,“神”在信息的传出与接收传入并进行相应的调节中也至关重要,即《黄帝内经》所说的“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
综上所述,《黄帝内经》中的五行学说是传统医学体系的重要支撑,每名有志于传统医学之人皆需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尤其对于道医而言,掌握五行之理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道医核心技法与阴阳五行之气紧密相关,如“四象脉诊”就是对身体全息象数、信息的直接感知读取,而方剂、针法、灸法、点穴、祝由等,则是运用各种方法手段,调理人体阴阳五行之气,使之重新达到平衡状态。吾辈后学之人,当以继承发扬传统为己任,为人类生命健康贡献力量。
(文/华汛   编辑/华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