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古琴在道教文化中的特殊意蕴

时间:2023-03-07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459

老子《道德经》提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美的声音就是超然洒脱之声,追求的是一份悠然的意境。世上乐器如此多样,那么哪一种乐器最接近“大音希声”的境界呢?那就是古琴!

道教与古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古琴美学思想影响深远。道教经典中常有“太真抚云璈,众仙弹灵琴”“空中琴韵响,晴外雪花明”等对神仙弹琴的描述。道教的神仙传记中也多有对仙人弹琴的描写,如《墉城集仙录》辑录的女仙事迹中记载,太真夫人室中有“琴瑟之音,歌声宛妙。夫人亦时自弹琴,琴有一弦,五音并奏,高朗响激,闻于数里,众鸟皆为集于岫室之间,徘徊飞翔,驱之不去,逮天人之乐,自然之妙也”。道教历代高道中也是不乏擅于弹琴者,并被载入古琴发展史,如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性沉默,好古博经史,兼明星气图纬之学,尤妙抚琴,别得真趣”;南朝时道士陶弘景“善琴棋、工草书”;唐代道士司马承祯通音律,善作曲,能制琴,曾作《幽兰白雪》《蓬莱操白雪引》等,并为唐玄宗制《玄真道曲》,等等。因为仙真高道俱鼓琴,所以古琴也与麈尾、如意、葫芦等共同成为高道身边经常出现的器物,是仙真高道逍遥形象的重要表征。

图片

在中国古人看来,古琴之乐是超越宫商角徵羽等五音的,是物外之清音,能够使听的人正其心,定其神。正如《溪山琴况》中说:“琴之为音,孤高岑寂,不杂丝竹伴内。清泉白石,皓月疏风,翛翛自得,使听之者游思缥缈,娱乐之心不知何去。”在道教看来,弹奏古琴是对老庄玄虚、神游霄汉的一种体验。也正因此,司马承祯在他所著的《素琴传》中,将居陋室、着褐衣的清贫隐士形象与古琴相联系,认为古琴的品质与隐士精神相契合,“隐士以琴德而兴逸”。因而古琴也被深深的烙印上了隐逸的琴德。由此,历史上的高道在归隐山林时往往都随身携带着古琴,即便是帝王在送高道归隐时,也都以古琴相赠。可见,古琴无形中代表着道教的隐逸精神。
古琴从制作之初,就依天地规律、法阴阳之像,用以反映神的语言或意志、愿望。因此,历代高道历来重视古琴与修行的关系。在道教看来,琴声与人心意相通。《通玄真经注》言:“人之善琴者,有悲心,则声凄凄然,有思心,则声迟运然,有怨心,则声回回然,有慕心,则声裴裴然”。认为弹琴人的心性能够在琴声中表达,琴也能反过来影响弹琴人的心性。司马承祯在《素琴传》中明确表示:“琴者禁也,以禁邪僻之情,而存雅正之志,修身理性,返其天真。”认为古琴能够禁止邪僻之情,保留雅正之志,通过弹琴可以达到修身理性,重返自然天真本性的效果。因此,历代高道在携琴隐逸的同时,更是利用古琴修身理性,以达到与道合真的目的。

图片

因为琴能涵养性情,所以琴也常常被用来隐喻修炼过程中的窍门。《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在探讨修炼与情欲之间的关系时,太上真人以琴为喻,曰:子常弹琴否。答曰:然。真人曰:弦缓如何。答曰:不鸣而不悲。又问:弦急如何。曰:声绝而伤。又问曰:缓急适中如何。答曰:众音和矣。真人曰: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乃知有爱,有忧者,道之大病也。经文中以弹琴喻心的调适,琴弦的急缓所发的声音喻内心的情感,从而告诫人要去除情欲,调适内心。《天乐集》中则将弹琴运用到心息相依的修炼法门之中,如“静抱没弦琴,细吹无孔笛。一弹天地清,一吹天地阔。一吹复一弹,尽是神仙曲。”认为无弦琴的弹奏是“心息相依”之象;又如“乾坤浩荡琴三弄,气息调和笛一枝。欲向阴阳修出世,须从阴阳外修之”,认为以琴去欲正心可达心息妙合之境。也因此,道教经典中常以琴比喻人心境的平和,并以“琴心三叠舞胎仙”“琴心三叠道初成”等形容修道初见成效。
因为历代高道的喜爱,古琴被赋予了独特的琴德,其养性功能更是与道教修炼思想相结合,使古琴因此成为引导修行者修身理性,做到心息相合的重要法器。
文字整理/华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