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大国手,岭南名医——陈伯坛

时间:2023-03-23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592

在清末民初的时候,曾经有大名鼎鼎的4位中医,因为都在广东行医,被称为广东四大名医。其中四大名医之首,就是号称岭南伤寒鼻祖的——陈伯坛。

一、穷人家的孩子

今天社会上流行一个观点,穷人就不应该生孩子。穷人生下孩子来,给不了孩子物质保障,会让孩子受苦,这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可能已经迷失在金钱和名利中了。陈伯坛就是一个出生在穷人家的孩子。陈伯坛(1863—1938),字英畦,广东新会人,祖上为宋代福建兴华郡莆田县玉湖乡显赫一时的家族,虽然祖上曾经阔过,但是陈伯坛自小家境贫寒,好在父亲还是努力让孩子读书,陈伯坛也天资聪颖,并且努力过人,他21岁中秀才,31岁中举人。后来时局动荡,中国巨变,清朝衰落,他也就没有在继续参加科举,而是秉承“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信念,立志行医。

图片

二、从小爱读书

陈伯坛从少年起便对中国医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书院读书时,他向一位同窗学友借阅一本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阅后,深为书中精辟的医学理论所吸引,爱不释手,对研究伤寒更有浓厚的兴趣。从此,他废寝忘餐地钻研医学。他家境虽然困难,但为了积景资料,他宁愿节衣缩食,也要购买医书。他日夜攻读古典医学书籍,尤专注于研究仲景的学说。他曾说过:“余读仲景书几乎揽卷死活过去。”功夫不负有心人,陈伯坛以顽强的毅力,积年累月终于将内经、伤寒等经典融会贯通,深通医理。

三、医名震广东

由于伯坛的医术高明,药到病除,1885年,22岁时陈伯坛已开始在广州行医。陈伯坛看病有个习惯:有钱人来了,他就多收钱,穷人来了,就少收钱或者不收钱。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富者多取而不伤,贫者减免而受惠"

陈伯坛反对当时一些庸医,治不好病,只敢用轻灵的药来延缓病情,增加病人痛苦,而是往往用速效主治方对病人大胆下药,处方味数不多,药简效专,对加减掌握十分严谨,方剂分量应重则重。因为敢用大剂量药物,当时人称“陈大剂”。陈伯坛行医五十余年,救人无数,对他医术高明的题赠不胜枚举,如著名学者、词家朱祖谋书赠联云:“知君一身皆是胆,与人着手便成春。”著名学者左霈的赠联云:“中原麟凤,上相夔龙。”甚至民国总理唐绍仪专门撰文登报,标题是:“恭颂陈伯坛先生以经方愈病之神速”。
图片
四、平生不爱钱
陈伯坛一生不务名利,不重钱财,为人慷慨,乐善好施。当时有一位乡亲,因经济困难,愿把田产卖给他,他说:“你急需要钱,我给你,但田不可卖,田契暂时代你保管,以免你贱卖与他人”。日后,这位乡亲每提起此事,都禁不住热泪盈眶,称赞伯坛的为人。
由于伯坛的名气大,慕名前来求诊的人很多,他全心全意对待病人,不论贫富都一样认真进行诊断治疗。为了替病人治病,伯坛经常很晚才回家吃晚饭,有时是三更半夜才回家。曾有一个友人,筹办药局,欲借“陈伯坛”的大名,以招揽生意,愿给他送一部小车,但伯坛拒绝了。他说:“我行医以济世活人为宗旨,拿我做招牌做生意万万使不得。
五、桃李满天下
陈伯坛行医时,不少人都慕名而来,拜其为师,他不辞劳苦,竭其所能,向求学者传授医术。1909年,在鞠日华、程祖培等医师的发起下,陈伯坛在广州芳草街开办“广州中医夜学馆”,他坚持日间应诊,晚间对学员授课,还常到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等学校授课。晚年独资创办了“伯坛中医专科学校”,培养了很多学生,其中不少人成为伤寒派临床家。他培育的中医人才散在粤、港、澳及南洋各地,其中很多成为当地名医,如赵景明、陈仲明、吴味范、邓羲琴、林清珊、鞠日华、程祖培、钟耀奎等都是陈伯坛的学生。
1938年5月26日,陈伯坛于香港九龙逝世,享年76岁。斯人虽逝,他的医学成就值得我们谨记。
 文字整理/华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