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走我也走,养生就要跟着月亮走

时间:2023-09-27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232
又到一年一度中秋赏月的佳节美景。月亮对我们的意义不仅仅是阖家团圆那么简单,还与自然界的万物生长以及人体的健康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月亮的阴晴圆缺代表着天地间的阴阳消长变化,也代表着人体内气血运行的盛衰变化。顺应天地自然的规律,对我们调理自身健康、预防疾病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月亮圆缺影响着身体
《黄帝内经》曾言:“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翻译过来就是,月缺时段人的气血较为虚弱,而在月圆时段则人的气血比较旺盛,故而人体机能、气血盛衰的变化与月的盈亏节律变化密切相关。
道家讲究天人相应、天人合一,即是世间万物的运转变化都统一在天地运行的节奏里。月缺时,人体内气血也亏虚,虽然看起来如前几日差不多,但内在肌肉腠理已松弛。如此时遭遇外邪入侵,则身体的抵抗力则较弱,容易导致疾病发生。同理,月满时,人的气血也充盈,内在肌肉腠理紧实。如此时遭遇外邪,人体的卫气多半可以抵挡过去,就算邪气入侵也多是侵入皮表而已。
图片
月亮对我们人体健康有影响在现代医学也有相关研究和证实。因为月球对地球引力的变化也是存在周期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容易对海洋产生潮汐行为,还对人体体内的液体产生潮汐行为。
人体有70%多的液体存在,女性的生理期也容易跟着月亮盈亏变化相同步。月亮绕地球一周约是28天,女性生理期基本也是28天左右。所以,我们在平日里养生调病时,如顺应了月亮圆缺的节律,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这28天内,月亮完成一组盈亏变化,古人称之为“朔望月”。月亮每晚自西向东移动,每过一天形状变化一点,我们把这月亮位相的变化称之为“月相”。一个完整的月相周期是:新月(朔)—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望)—亏凸—下弦月—残月(晦)。在不同月相时期,我们养生的重点也不同。
朔日:以补养气血为主
朔,即是当月亮处于地球和太阳中间的这个时间段,通常朔日也是农历的每月初一的日子。这个时候的月相特点是“月缺无光”,白天阳气较弱、夜晚阴气较虚。人体也同步是处于气血亏虚的状态。此时如体内有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容易在这个阶段发生或加重。
所以,在这个阶段多以补养气血为主,尤其是女性朋友更要注意。可以炖煮一些补养气血的汤药、药膳等。也可以按摩、艾灸足三里,能起到补中益气的作用。此时也多半处于节气交替的时候,还需适时增减衣物,勿染风寒。
上弦:注意疏肝利胆
上弦月,是指的月球转到与太阳呈90度角时出现的月相。上弦月通常在农历的每月初七前后。此时阳气渐盛,夜晚阴气渐浓,阴阳二气都处于上升阶段。此时人体明显感觉精力逐渐充沛,免疫能力也在慢慢变强。
这段时间是肝胆疾病的易发期和加重期。所以,这段时间的总体养生原则是以疏肝利胆为主。饮食要清淡,少食肥甘厚味。平常喝些陈皮玫瑰花茶,或者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小柴胡汤舒肝和胃、解表散郁。
此外还可以按揉、艾灸膻中穴,可起到疏理气机、刺激胸腺、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图片
望日:谨防气血充盈过度
望日,指的满月的这个阶段,一般是农历每月十五前后。此时月圆涨潮,人体则容易血气上浮,阳气升发到顶点。这个阶段容易出现头胀头痛、面红目赤、心浮气躁、以及易于出血等症状。
这个阶段人体气血旺盛、精力充沛,可以适当增加劳作,慎服补药。要重点预防高血压、上消化道出血、心脑血管等疾病,尤其是每天的上午和中午。此时尤其注意不要食用过于刺激、辛辣的食物,过于温补的食用、汤药也要避开这几天为宜。
可多用以菊花、荸荠、梨、莲心、莲藕、荷叶等食材制作清热下火的饮品。也可以多按揉脚底的涌泉穴,以起到引火下行、虚火内收的作用。
下弦:适宜清补休养
过了满月则由圆变缺,在农历每月二十三日左右为下弦月,到农历每月三十的时候月亮全亏,即为“晦”。
这个阶段不仅月亮变化,人体之气也渐渐虚弱,人们机能各方面都逐渐衰退。此时需重点关注贫血、低血压,以及气血不足、脾肾虚弱等疾病。
《黄帝内经》曾言:“月升无泄,月满无补”。所以,下弦月养生更需要以补益为主,尽量不做那些耗费元气之事。此时段可进行食补或药补,有助于补益气血、强健内脏,改善气虚体弱的状态。
可多食用一些清淡滋养的小米粥、红枣莲子汤羹等,还可以炖煮一些瘦肉汤等药膳进行调理。此外,可以按摩、艾灸气海、血海、足三里、中脘等穴位,能起到促进消化吸收、补益气血的作用。
道家讲求“天人相应、日月相参”,我们人体的节奏自然也与天地自然的节奏相呼应。月满时要静心、养心、收敛气血;月缺时则要舒心、开心、补益气血。所以,养生不仅要跟着月亮走,更要跟着自然规律走。
文字整理/华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