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渊,流浊涕的鼻炎反复发作怎么办?

时间:2023-11-15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112

鼻渊,是指鼻流浊涕,如泉下渗,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的鼻病。常伴头痛、鼻塞、嗅觉减退,鼻窦区疼痛,久则虚眩不已。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亦有“脑漏”、“脑砂”、“脑崩”、“脑渊”之称。一般西医学多确诊为急慢性鼻窦炎。长期持续存在鼻塞症状,会对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和休息带来比较明显的影响和困扰。严重的会出现呼吸通气费力、睡眠时容易打呼噜以及长期张口呼吸的情况;引发头部昏沉、头痛等情况发生,导致记忆力减退,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也可能会出现进一步导致咽喉部慢性炎症的状况,部分患者还会进一步引起急性中耳炎或者分泌性中耳炎等。

图片

一、鼻渊的原因

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故鼻渊似当责之于肺。但人体是一个动态的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平衡体,凡病需要整体辨证,以求其根本。且多数慢性病往往不拘泥于一个脏腑的问题,而是整体影响,所以,治疗鼻渊也不能拘泥于肺脏。

鼻渊的产生多因脏腑功能失调,加上外感风热邪毒,或风寒侵袭,久而化热,邪热循经上蒸,犯及鼻窍;或胆经炎热,随经上犯,蒸灼鼻窍;或脾胃湿热,循胃经上扰等引起,往往缠绵难愈。其本质是正气不足,无力祛邪。

二、鼻渊的中医辩证

1.肺经风热

主要表现为鼻塞,鼻涕量多而白黏或黄稠,嗅觉减退,头痛,鼻黏膜红肿,尤以中鼻甲为甚,中鼻道或嗅沟可见黏性或脓性分泌物,可兼有发热恶寒,咳嗽;舌质红,舌苔薄白,脉浮。治以疏风清热、宣肺通窍,方选银翘散加减。饮食上宜用桑叶、薄荷、菊花等疏风散热的食物。

2.胆腑郁热

常表现为脓涕量多,色黄或黄绿,或有腥臭味,鼻塞,嗅觉减退,头痛剧烈,鼻黏膜红肿胀,中鼻道、嗅沟或鼻底可见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潴留,头额、眉棱骨或颌面部可有叩痛或压痛,可兼有烦躁易怒,口苦,咽干,目赤,寐少梦多,小便黄赤等全身症状;舌质红,苔黄或腻,脉弦数。治以清泄胆热、利湿通窍,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饮食上宜用栀子、茵陈、苦瓜等清热利胆的食物。

3.脾胃湿热

多表现为鼻涕黄浊而量多,鼻塞重而持续,嗅觉减退,鼻黏膜肿胀,中鼻道、嗅沟或鼻底见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头昏闷或重胀,倦怠乏力,胸脘痞闷,纳呆食少,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利湿、化浊通窍,方选甘露消毒丹加减。饮食上宜用陈皮、茯苓等健脾化痰的食物。

4.肺气虚寒

常表现为鼻涕黏白量多,稍遇风冷则鼻塞,嗅觉减退,鼻黏膜淡红肿胀,中鼻甲肥大或息肉样变,中鼻道可见有黏性分泌物,头昏头胀,气短乏力,语声低微,面色苍白,自汗畏风,咳嗽痰多;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治以温补肺脏、益气通窍,方选温肺止流丹加减。饮食上宜用黄芪、红枣、白术等温肺固表的食物。

5.脾虚湿困

鼻涕白黏而量多,嗅觉减退,鼻塞较重,鼻黏膜淡红,中鼻甲肥大或息肉样变,中鼻道、嗅沟或鼻底见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潴留,食少纳呆,腹胀便溏,脘腹胀满,肢困乏力,面色萎黄,头昏重,或头闷胀;舌淡胖,苔薄白,脉细弱。治以健脾利湿、益气通窍,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饮食上宜用茯苓、山药、白术、薄荷等健脾利湿的食物。

嗣汉天师府道医研究院的非遗课程《天师府祝由医学》《筋骨疼痛针药治疗专科》《古传中医全科》中都有调理脏腑功能,缓解鼻渊症状,提机体免疫力的独门秘技,或针灸、或用药、或祝由,总有一款能帮助到您,若感兴趣,可关注嗣汉天师府道医研究院的教学安排及报名通知。

图片

三、鼻渊的预防调护

1.日常护理

(1)要保持鼻腔卫生,可用温盐水清洗鼻子。

(2)可吸入热的蒸汽,有助鼻窦通畅。

(3)可用热毛巾覆盖眼眶周围及面颊部,减轻鼻窦疼痛。

(4)禁食辛辣刺激食物,戒除烟酒。

(5)多休息,合理的休息有助于身体免疫力的提高,促进炎症消退。

2.鼻渊预防

(1)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保持强大的免疫系统功能。

(2)及时彻底治疗感冒鼻塞、哮喘及邻近器官(如牙病)的疾病,避免急性发病引起鼻窦感染。

(3)腔内有分泌物时要轻柔的擤鼻涕,注意方式方法,避免用力过大。

(4)游泳时避免跳水和呛水,避免带有细菌等污染物的水进入鼻窦引发鼻窦感染。

(5)清淡饮食,保证营养,保持大便畅通。

总之,中医治疗鼻渊需根据不同病因采取不同方法,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辩证治疗,同时配合合理的饮食疗法,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以达到最佳效果。

文字整理/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