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道九医,道士为什么要兼修医术?

时间:2023-12-09作者:天师府来源:原创 点击:297

自伏羲画八卦,神农尝百草,黄帝论医道以来,上古圣哲智慧的结晶——道、易、医,对中华文明的影响极其深远,尤其是对思维方式的影响根深蒂固,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大道之源。

作为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继承了传统文化精髓,远溯黄老,兼综百家。想要成为真正的道士,门槛非常之高,不仅必修道经、道术,往往还要懂得易与医,甚至有“十道九医”之说。

图片

道士为什么要兼修医术呢?

辅助修炼

道教倡导贵生、重生、乐生,旨在将生命的质量提高到神仙一样的境界,祛病除疾、元真通畅是成仙的前提与基础。与神灵主宰论不同,道教立足于现实,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我命在我,不属天地。以道为体,以医为用,将道与医圆融一处,以道医法来辅助修炼。

《黄帝内经》讲:“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道德经》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与自然同源于一气,道教把天地当作一大宇宙,而人身则是一小宇宙,其中包含着人与天地同源同构、互感互应、共为一体的天人观。天人合一观、天人感应思想,是道教医学建立的重要理论基础。

所谓“先明脏腑,次说修行”,除了运用基本医理药性,古圣先贤通过实证实修,还掌握了沟通天地神明能量的法则,并以此来修炼、治病。特别是内修,以人的身体为鼎炉,修炼“精、气、神”,须以医理为指导。因此,道士追求“长生久视”,就必然要同医学发生密切关系。

图片

以医弘道

仙道贵生,生命是无价之宝,而在生产力落后的封建时代,广大劳动人民生活艰苦,高水平的医者数量非常有限,无数百姓因为缺医少药而天年不遂。

道教医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发源于上古原始巫术文化,经历了由巫医—方士医—道医的演进过程。道教自创始之初,就把“以医弘道”作为传道的重要手段与优良传统。

祖天师张道陵创教于东汉,其时天灾人祸不断,疫病多发,下层民众患病者甚众,却苦于得不到救治。祖天师以符水、咒法救护生民,获得了当地百姓信奉,道教也因此快速发展壮大,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祖天师在《老子想尔注》中指出:“道人宁施人,勿为人所施”,这一信条长期以来为道门弟子尊崇。

在历史的长河中,道医自觉肩负起治病救人与以医弘道的使命,享有盛誉的道教医家代代有之。他们悉心探索医典药方,积极开展医疗救助,为中华传统医学的创立与发展做出了不朽贡献。道医与道教,也获得了自民间至官方的热情赞誉。

图片

积行累功

道士当然都想修行有成,如何才能有所成就呢?

道门将各种炼养方术统称为“功”,并认为在炼功的同时,应多行善举,广积功德,即所谓“行”,只有做到“功行圆满”方能得道成仙

《抱朴子》:“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於物,恕己及人”、“天地之大德曰生”。行医施药正是一种慈心於物的“上功”与“大德”。

《雷说》中萨祖之师有言:“子当利物济人,积功累行,庶得诸天拥护,魔王保迎,易于成就。”萨祖道参太极,位列先天,其“施财合药济群生,积行累功修至道”的修行理念,至今仍为后世弟子所秉承。

因此,道教把“救人生死”作为修行的重要途径,“医”也被列为道门五术之一,被视为积行累功的方便法门。古往今来,医术成为了道家救世、救人、救己的一种必备的技能,“以医入道”者数不胜数,“十道九医”也就理所当然、不足为奇了。

道医形神兼治,医术独特,疗效显著,是带有道教色彩的医疗体系。其核心根本在于“道”,在于传承之“心法”,如此方能沟通神明、调用宇宙能量。作为道医弟子,我们有幸得授真传,应当发心济世,笃行实践,在积功累行中体悟大道、明心见性,从而达到更加高远的修行境界。

文字整理/华蕾